2020年7月29號下午2點,我們在北京五道口搜狐網絡大廈開源了Workflow。
藉此三週年的機會,統計了開源以來的一些數據。很開心看到Workflow依然持續獲得很多開發者的支持,也很開心看到我們團隊也確實做到堅持初心。以下分享出來和大家一起回顧,過去變幻莫測的三年內,能夠堅持做一件有趣而有意義的事情是什麼樣的體驗。
GitHub : https://github.com/sogou/workflow
三歲的Workflow
☆ release:20個發版
目前版本v0.10.8,Workflow在開源之後持續在開發和優化。
最近一年內,一共142個Pull Request,新增了12個主要功能,18個內部優化,修復了大大小小14個bug。
☆ stars:11111
star中大部分是國內開發者,而國內開發者中裏竟然我鵝廠人佔比最多(這個比較意外,大概因為鵝廠C++還是主流吧)
其實Workflow一直是小團隊開源的作品,不是公司開源KPI,也沒有任何組織的推廣支持,所以stars數也是自然增長的結果,再次感謝各位小夥伴們的信任~😘
☆ fork:2144
也就是大約5個收藏的開發者,就有1個fork出自己的倉庫來魔改/學習,這比例還是比較高的~
☆ commits:2992
平均一天2.7次提交。
最早那次在清晨5點,Jun 22 05:19:04 2021,由朱磊同學提交了Kafka異步客户端的重構。
而最晚那次提交是最近的一個深夜4點,Jul 14 04:48:23 2023,由首席架構師優化了Communicator的目標管理。
由於大家感人的作息,Workflow小團隊真正實現了7*24三班倒👏~
☆ issue 多久回覆:大部分1小時以內
Workflow共有510個issue,平均獲得6個回覆。
放一張圖看看Workflow三年來issue響應情況:
(每條紅柱數據是該月的所有issue的首次響應時間,紅柱的下端為最小值,上端為最大值,內部紅線為平均值)
可以看到,Workflow從開源到現在,issue響應依然很快,2023年數據與2020年並沒有區別。
取去年7月份普通情況來説,第一次回覆時間中位數:29分鐘響應!
好啦由於不排除少數情況第一個回覆是問題的補充,那麼可以看P75,可以説明大部分issue多久回覆:是1小時內!
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數據:開發者團隊依然保持開源第一天的熱情,三年如一日地去愛護這個項目。
接下來看一些野生的數字。
☆ 生態項目:10+
- SRPC:被收錄於CNCF landscape,高性能輕量級RPC框架,也是截至目前唯一一個tRPC協議的開源版實現
- pyworkflow:python版異步任務編排框架
- wfrest:被收錄於awesome-cpp列表,REST API提供高性能服務的同時兼具清爽的接口
- json-parser:主作者寫的一千行json解析器
- workflow-k8s:命名服務打通kubernetes API server的部署插件
- workflow-polaris:命名服務打通北極星項目的服務發現和註冊,公司內線上使用
- wf-prometheus:自帶Var上報metris監控數據的的Prometheus exporter
- coke:基於C++20 coroutine的Workflow協程版
- channel雙工通信器 :羣友魔改版,包含websocket server和client以及通用協議的雙工channel
- mortred_model_server:某算法大神做的在線推理框架,可以充分利用Workflow計算網絡無損耗調度提供高性能推理服務
不完全統計,經過issue和羣友提過在線上使用或者作為課程作業的也早已上三位數了~
如果小夥伴有相關項目,歡迎積極給我們留言,交流用法~
☆ 羣友:1370
友軍純度過高,好多小夥伴都在互相幫回答問題,真的很感激QWQ
最常問的問題其實是最簡單的問題,比如怎麼發post請求、怎麼不阻塞當前線程等等,大家要養成看文檔翻issue的習慣呀!
(恭喜羣友eason喜提first blood)
☆ Linux發行版官方源:Debian和Fedora
在Ubuntu和Debian Linux的開發者都可以通過官方源安裝Workflow了:
apt-get install libworkflow-dev
今年Fedora也支持了:
dnf install workflow-devel
☆ 開源社區其他積累:
文章:28篇。
Workflow與生態項目相關的文章共28篇,純牛馬獎頒給自己🐮🐎。三年來其實不多,目前在陸續同步到SegmentFault。
視頻:1個。
去年兩週年嘗試剪了一個視頻,累死累活剪出來1分鐘😳,各平台對Workflow都挺器重,也被推薦了。
大會分享:6次。
感謝業界各大會的邀請與認可,橫跨疫情的三年Workflow的技術分享不少。
Workflow的開源社區都是少數幾個開發者自發維護,發自心底相信並想要做好這個項目,而非KPI。這三年來我們從零開始一點點摸索,琢磨怎麼做好項目運作,以後也會爭取用有限的時間繼續發光發熱,為小夥伴們積累和輸出更多。❤
有意思的事情其實還有很多。
比如,去年年底,Workflow支持了xmake編譯,並引來xmake作者出手幫改了編譯腳本~
又比如,去年9月到Boolan的全球C++系統軟件技術大會做技術分享,我們邀請了C++開源裏另一位知名的萬星作者一起去聽,還在現場面基了一位有名的芝士博主~
再比如,地球另一端的Debian社區的maintainer其實這兩年來一直像朋友一樣在聯繫~
開源不止是有趣的項目,還有很多有趣和閃閃發光的人。
最後po點個人向。
三年前,我只是一個鶸鶸無名的開發者,但是沒有忘記多位包容而謙遜的業界前輩與同行,願意和我交流技術,幫我們寫推薦。
三年很長,有些前輩甚至已經不在了,我們陪伴着Workflow來到了新的辦公樓,百川也重新起航。
三年很短,看着業界從元宇宙風口到大模型風口,足夠看清歷史輪迴興衰週期的必然性。
但這個項目依然茁壯成長,希望Workflow可以帶給大家的不止是這些嶄新的架構設計和嚴謹的代碼,還有它技術至上的理念與生命力。
Workflow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今年下半年我會注重對“具體應用場景”進行梳理和推進,也請各位開發者繼續交流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