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盧德派
1.1. Luddites
1.2. 在盧德派眼中,這些工廠與監獄無異,對個體能動性和自主性構成了明顯威脅
1.3. 那個時代的技術革新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關係與生活條件變化,確實帶來了深重的負面影響
1.4. 在海外,社會與技術進步齊頭並進
-
1.4.1. 勞工運動不斷取得新成果,最低工資法和限制僱用童工的法律出台,這些都有效緩解了早期工業化帶來的諸多問題
-
1.4.2. 女性開始有機會追求更加獨立自主的生活方式
-
1.4.3. 公共教育日益普及,政府也着手實施社會福利計劃,以應對貧困和公共健康問題
1.5. 19世紀20年代,限制工業化似乎是抵禦技術壓迫、維護個體能動性的明智乃至唯一選擇
1.6. 至20世紀初,當目睹其他國家開始享受電氣化和城市管道系統帶來的便利時,盧德派的後代們終於開始着手推動重大變革
2. 主權AI
2.1. 那些經常被批評者描繪為非人性化和限制性的技術,最終通常會被證明是可以賦予人類自由和使人更為自主的
2.2. 如果一個國家在採用AI驅動的藥物研發和個性化醫療技術方面落後,那麼可能很快會在醫療保健成果上與其他國家產生顯著差距
2.3. 一個國家如果未能將AI用於精準農業和氣候適應性農業並從中獲益,可能會面臨食品價格上漲的問題,更極端的情況下,甚至可能會陷入日益嚴重的食品短缺
2.4. 如果一個國家在個人發展和職業進步方面提供的選擇較少,那麼其民眾的相對能動性水平將會降低,這可能會導致人才流失,因為頂尖的全能型專業人士可能會選擇移居到在政策上對AI更為開放和友好的國家
2.5. 人才也並非唯一一個可能變得更加不平衡的生產力因素
2.6. 新AI模型將擁有更出色的能動性和順序規劃能力,從而成為技術精湛的虛擬程序員、工程師、科學家等各類工作者
2.7. 未來的分佈式智能世界並非一場嚴格的零和博弈
- 2.7.1. 任何以戰略性眼光和有效執行力來擁抱AI的國家,其生產力和效率都有可能顯著提升
2.8. 在創新時代,贏家通常能更早地抓住新的技術機遇
- 2.8.1. 他們能夠積極爭取這些機遇,並巧妙利用自身優勢,比謹慎的競爭對手走得更快、更遠
2.9. 黃仁勳強調對國家資源最大限度的控制,這些資源正逐漸成為維護國家經濟競爭力和國家安全的關鍵因素
2.10. 隨着AI基礎設施日益成為國家利益的核心,主權AI方法解決了一系列潛在問題
2.11. 全球許多國家已經開始投資建設自己的AI基礎設施
- 2.11.1. 與擔心工業化和自動化會破壞其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盧德派不同,這些國家將AI視為保護這些要素的手段
2.12. 如今,AI為我們提供了涵蓋這些人類構造集合的資源和工具,它能將海量的代表性文本、音頻、音樂和圖像數據集整合到一個統一的模型中
2.13. 儘管每個國家對於其AI應體現的具體國家價值觀和特質可能存在內部爭議,但大多數國家都堅定地認為,他們的AI既不應體現美國的觀念,也不應體現其他非本國的觀念,更不應體現無國界的全球科技精英的觀念
-
2.13.1. 美國已經擁有了像OpenAI、微軟、Alphabet、Meta、Anthropic等引領全球AI創新的行業巨頭
-
2.13.2. 美國聯邦政府本身也是AI技術的早期採用者之一,且已有數十家機構將AI應用於運營
-
2.13.3.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21世紀的公眾,政府應以其技術人文主義指南針來指引AI的前進,而非單純依賴自上而下的監管、訴訟及監督手段
2.14. 未來的分佈式智能世界並非一場嚴格的零和博弈
- 2.14.1. 任何以戰略性眼光和有效執行力擁抱AI的國家,其生產力和效率都有可能顯著提升
3. AI融入政府服務
3.1. 在20世紀80年代、90年代乃至21世紀,我們共同接納了個人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手機,這些新技術和服務的提供商因此變得異常強大,以至於我們把對科技可能帶來的壓迫與控制的恐懼逐漸轉移到這些企業身上
3.2. 改造政府服務絕非一蹴而就的項目
3.3. 未來的國會,不僅需要有具備法律專長的律師,還要有更多擁有技術和工程學背景的立法者
- 3.3.1. 當法律就是代碼時,我們對程序員的需求就像政府高層對律師的需求一樣迫切
3.4. 一個至關重要的契機,能讓人們認識到AI能為政府和民眾帶來怎樣的巨大變革
3.5. 與所有技術變革一樣,這場技術變革將產生相對的贏家和輸家
- 3.5.1. 一些參與者會比其他人獲益更多,這主要取決於人們接納AI新機遇的速度和膽識
4. 連接公眾與政府
4.1. 政府應利用AI將公眾與立法過程更緊密地連接起來,而非將AI首先視為一種可通過面部識別、預測性警務和算法監控等應用實現指揮和控制治理的機制
4.2. 通過使用AI創造新的機會來發揮公眾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可以使社會制度更具協作性和參與性,同時還可緩解長期以來人們對AI可能助長專制主義的擔憂
4.3. 在新模式下,政府的角色不再侷限於服務提供者和法律頒佈者,還包括平台搭建者、活動推動者以及公眾行動召集人
- 4.3.1. AI將成為強大的推動力量,使政府能夠以前所未有的響應水平運作
4.4. Polis是另一款由AI驅動的工具,它旨在改變公眾參與和決策的方式,由西雅圖一家非營利性組織管理
-
4.4.1. 作為一個開源系統,Polis旨在促進大規模對話,並專門設計用於在多元化羣體中尋找具有共識的領域
-
4.4.2. 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它發起公共對話,這些對話通常圍繞城市規劃、政策提案或資源分配等影響社區的具體問題展開
4.5. AI並不是簡單地計算投票,而是將相似的觀點聚集在一起,突出達成共識的領域
- 4.5.1. 一個強調審議、迭代、妥協和共識的過程
4.6. AI系統通過為立法者提供關於民眾意願和建議的更加豐富、更具代表性的數據,可以幫助確保立法更加貼合民眾的實際需求和意願
4.7. 平台主要是為個人表達而優化的,而非為集體決策而設計
4.8. 未來,公眾可以使用AI工具,更充分地參與到制定影響自己日常生活的規則和法規中,甚至可能會推動立法的完善
-
4.8.1. 通過將公眾與政府在線上緊密相連,AI可以成為提高社會凝聚力和彌合分歧的建設性力量
-
4.8.2. 與其將政治對手描繪成用來取笑的漫畫人物,集體決策平台將每個人都視為可進行深入互動的潛在夥伴
-
4.8.3. 這些平台將構建一個技術增強人類能動性而非取代人類的世界
-
4.8.4. 也會鼓勵民眾以真誠的態度與那些和自己觀點不同甚至強烈對立的人進行交流
-
4.8.5. 意味着所有國家最終都不得不面對AI帶來的深遠影響
4.9. 國家層面對AI的投入越大,每個個體從中獲益就越多
-
4.9.1. 積極的監管手段能更迅速地帶來更優化、更安全的系統
-
4.9.2. 當公共信息基礎設施將智能技術融入我們日常接觸的物理和數字環境時,我們的生活將變得更為便捷,生產力也將大幅提升
4.10. 每個個體從AI中獲益越多,人類整體受益就越大
-
4.10.1. 如果每個人都能獲得所需的心理健康護理,哪怕是通過AI驅動的諮詢師來實現,這樣的世界無疑將更公正、更具人文關懷
-
4.10.2. 倘若人人都能接觸到虛擬導師、虛擬法律顧問等各式虛擬服務提供的便利,那麼每個人都將有更多的機會成為最好的自己,而這種益處將惠及我們每一個人
-
4.10.3. 即使是難以獲得資金支持的非正統研究,科學家也能利用AI進行復雜模擬、分析海量數據、驗證各種理論,這將大大加速科學發現的進程,最終造福全人類
-
4.10.4. 當每一位有抱負的企業家,無論其背景或資源如何,都能獲得由AI驅動的市場分析和金融建模工具時,這樣的世界必將激發創造力的蓬勃發展,並促進經濟機會的公平分配
4.11.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21世紀的公眾,政府應以技術人文主義指南針來指引AI前進,而非單純依賴自上而下的監管、訴訟及監督手段
- 4.11.1. 通過將公眾與政府緊密相連,AI可以成為提高社會凝聚力和彌合分歧的建設性力量
5. 核心原則
5.1. 以人為本,為人類能動性而設計,是實現個人與社會雙贏的關鍵
5.2. 當個體能動性成為主導時,數據與知識的共享將成為個人與民主賦權的催化劑,而非控制與屈從的手段
5.3. 創新與安全並非對立力量,而是協同增效的
5.4. AI將引領我們進入一個超級能動性的新時代
5.5. 技術是推動人類繁榮的、經久不衰的關鍵力量
-
5.5.1. 如果沒有技術,我們的人口數量會大幅減少,壽命也將減半,生活的多彩與激情亦會黯然失色,我們的能動性也不會比其他動物強多少
-
5.5.2. 正是技術的賦能,我們才得以擺脱了僅僅為了生存的永恆當下
-
5.5.3. 我們還學會了利用技術治癒病痛,創造了新方式來表達和保護人性,賦予了個體權利,並將探索範圍拓展到地球之外
5.6. 這條道路可能並不會一帆風順,不可能沒有曲折
-
5.6.1. 還會有居心不良者蓄意將其用於達成不良目的
-
5.6.2. 即使我們非常有耐心,好的結果也並非必然會降臨
-
5.6.3. 若不加以主動干預,其導致的暫時失衡未必會被自行糾正
-
5.6.4. 謹慎行事固然必要,但僅靠精心規劃無法取得進步,我們還需要不斷實驗、學習、適應並對其進行改進
-
5.6.5. 關鍵在於不斷迭代部署,追求更美好的未來以防止更糟糕的局面
5.7. AI所包含的潛在益處具有廣泛性且規模巨大
-
5.7.1. AI卻有可能以深遠且多樣化的方式改善我們的生活,包括降低許多生存威脅的風險或減輕其影響
-
5.7.2. 可以將AI當作一種戰略資源,助力你同時應對多種生存威脅
-
5.7.3. 如果我們僅以預防性思維來思考,就會縮小我們在面對生存威脅與機遇時可能採取的解決方案和行動的範圍
5.8. 通過具有探索性、適應性、前瞻性的思維方式,我們能開闢尋求解決方案的新天地,實施新策略,並在AI的幫助下,以新穎的方式在語境下應用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