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龍蜥社區在 RISC-V 生態建設中持續投入,並積極貢獻上游社區。多位龍蜥社區成員在 RISC-V 國際基金會擔任主席/副主席角色,與來自阿里雲、阿里達摩院、中興通訊、浪潮信息、中科院軟件所、北京開源芯片技術研究院,字節跳動、Google、 MIT、 Ventana micro systems, Rivos、Akeana 等企業的專家共同推動基金會 Data Center SIG 的運作及相關標準的制定。
9 月 26 日,RISC-V 基金會 Data Center SIG 月度會議於線上召開,來自阿里雲、中興通訊、Rivos、RISC-V 國際基金會等企業的宋卓、郭任、賈雲翔、Snehasish、Beeman、Rafael 等 13 位委員及代表參會。本次會議由宋卓先生主持,重點圍繞 RISC-V 架構下 QoS 和 TPM 技術和場景展開討論。
1、RISC-V 雲環境 QoS 提案,演講者:Jay Chen(阿里巴巴)
來自阿里雲的軟件工程師 Jay Chen 發表了關於 RISC-V QoS 架構和 ARM MPAM 的演講,並對 RISC-V QoS 和 ARM MPAM 進行了對比。Jay 主要介紹了 RISC-V QoS 的當前設計和實現細節,重點關注 ARM MPAM 的硬件架構、軟件架構和基礎功能。演講涵蓋了 MPAM 的常見功能,如緩存和內存帶寬監控,以及緩存和內存帶寬的隔離能力。結合當前雲場景的實際應用,他提供了使用示例。最後,他比較了 RISC-V 的 CBQRI 和 ARM 的 MPAM 之間的差異和相似性,提出增加基於優先級的 QoS 方案,引入了動態配置優先級的概念。
Jay 和 Vedvyas (來自 Rivos)討論了 ARM 和 RISC-V 架構之間的差異,特別關注緩存分區和監控。Vedvyas 解釋説,在 RISC-V 中,CBQRI 接口將容量和帶寬控制泛化到各種組件,不僅僅是緩存,還可以應用於 TLB 和結構帶寬等資源。Guo 解釋説,雖然當前提案推薦緩存按比例進行分區,但微架構允許靈活地實施,譬如根據具體設計,將緩存按路進行分區或其他簡化方案。Vedvyas 表示,雖然優先級可以通過配置寄存器實現,但存在將其設為靜態而非動態的擔憂,特別是考慮到不同的請求類型。
2、可信平台模塊的應用與挑戰,演講者:Liqiang Ni(中興通訊)
來自中興通訊的軟件工程師 Liqiang Ni 發表了關於可信平台模塊(TPM)在 RISC-V 生態系統中的應用和挑戰的演講。他解釋説,TPM 提供密鑰生成、平台認證和防攻擊保護等安全功能,在 X86 和 ARM 架構中得到廣泛採用。Ni 強調,雖然 TPM 集成具有強大安全性和廣泛平台支持等優勢,但在 RISC-V 平台上存在 TCG SAPI 檢查和標準化初始化方法方面的挑戰。他最後希望從 RISC-V 基金會獲得關於如何解決這些互操作性問題並推動 RISC-V 平台 TPM 解決方案發展的建議。
會議上還重點討論了下一步推進的流程問題:
a. Jay 繼續完善 RISC-V 的 QoS 架構提案,納入關於將接口泛化到緩存分區之外的反饋意見。
b. Vedvyas 向小組分享已批准的 CBQRI 規範鏈接以供參考。
c. Li Qiang 向 PRSTG 展示 RISC-V 的 TPM 實現挑戰。
d. Zhuo Song 建議將會議安排從月度改為雙週舉行,以容納更多議題。
e. Zhuo Song 提議撰寫白皮書,總結 RISC-V 雲環境中的數據中心技術和需求。
歡迎來自龍蜥社區內外部的合作伙伴共同參與基金會 Datacenter SIG 的討論,也歡迎提出方案和實現,參與更多的研發工作,共同完善 RISC-V 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