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説程序員的成長是碼出來的,此話不假。但如果既會寫代碼,還會寫文章,還能講PPT,那你離影響力還會遠嗎?
本文是針對每一個技術同學都適用。我將從行業技術大會主編的角色告訴你,如何打造自己的技術影響力,有哪些通用的手段,我自己又該如何做個性化疊加;我是技術小白,或者我有一定技術基礎,我又該怎麼打造自己的影響力?
一、為什麼要分享這個話題?
最近和一些技術同學聊天中,經常會聽到,誰誰誰在xx大會發表演講了,好厲害,簡直是行業天花板。但是我想説的,這些厲害的人,也是自己一步一步積累起自己的影響力的。假以時日,你也可以的。剛畢業的時候,大家可能會卷學歷;但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大家就從卷學歷到卷公司、職級,後來,大家開始卷影響力了。比如,xxx在行業大會發表演講、論文,甚至是專利。那作為得物技術運營,以及行業開發者大會的前主編,我想説,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那我們的跬步是什麼呢?
二、為什麼要打造技術影響力?
在輸出這個話題之前,肯定有同學想問,為什麼要打造自己的技術影響力,有什麼用?或許,往近一點説,升職加薪,往遠一點説,自己創業,能被投資人發現?創業賣課?能增加副業收入?再遠一點,給社會做貢獻,推動中國技術行業創新發展。如果,你對提升技術力這件事情感興趣,可以接着往下看。
三、怎麼提升技術影響力?
作為技術同學也有很多段位,可以先看看自己在什麼階段,因為每個階段的重點肯定是不一樣的。各個階段重點以及需要關注的事情可以參考下面的表格;先判斷自己處於什麼樣的階段,然後對應的重點輸出即可。以下表格以本科為例:
接下來這部分,將重點描述每部分對應做的事情,以及簡化的步驟。
輸入-多學習自己對應領域的知識
可以是看書、聽演講、網上找系列課、參與項目實操,重點在於自己的思考和輸出學習筆記。有兩個比較靠譜的建議是:
- 閲讀源碼,自己模擬去寫
- 寫代碼的時候需要清楚自己的業務,以及背後的邏輯是什麼,為什麼要寫這個代碼,我思考和考量的東西是什麼?
畢玄説過:「寫一段代碼可run不難,但寫一段無論如何都可以穩定run的代碼卻非常難。」對於程序員來講,你要清楚你所在的位置為業務做的是什麼,多瞭解業務運行的邏輯,再寫代碼的時候才會有更多的思考。Tips:輸入是一個長期過程,雖然後面的階段沒有提輸入,但是所有的輸出都是建立在輸入足夠充分的情況下,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
輸出-Github項目貢獻
這裏你可以去關注你感興趣的項目、或者是發展潛力比較好的項目,長期貢獻自己的代碼。主要重點就是長期,可以算是工作之外的練習、學習。
某博主近一年的輸出
技術文章
技術文章對於很多技術同學,真的是又愛又恨。其中最能引起共鳴的,應該是最討厭別人不寫開發文檔和註釋,還有最討厭自己要寫開發文檔和註釋。但是,寫作這個話題,職場人寫文章就是繞不開的,週報、晉升、答辯、各種彙報PPT,或者各種需求文檔,總得寫。怎麼寫呢?打一個比方,我要做一道菜「辣椒炒肉」,我得準備主食材、輔料、調料、炊具吧。同樣,我要寫一篇文章,我得有想法,我想寫一篇什麼樣的文章,我是做什麼用,自己記錄還是項目覆盤、經驗總結、還是給別的同學看?有了初步想法,比如我想寫一篇「業務架構」相關的文章。我可以在網上,比如InfoQ、CSDN、Google等,查一下,其他公司對於自己的業務架構是怎麼做的,做到心中有數。然後開始整理自己的東西,我建議至少要明確三個點:受眾、標題、內容大綱。例子:
補充:
萬能主線邏輯:背景、現狀、問題、解決思路、收益、價值
背景:針對受眾 ,講一講為什麼要梳理這個話題,有什麼價值和意義
現狀:現在行業現狀、得物現狀是什麼樣的,處於什麼階段
問題:可以理解為本文的觀點或者論點,有什麼問題
解決思路:針對問題——提出方案——結合實踐——方案升級——有可以複用的方法論更好
收益/價值:昇華主題
文章不可或缺的部分:
1.一條清晰的邏輯主線: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收益
2.一個亮眼的標題(一句話概括正文,並吸引讀者興趣)
3.整體文章通暢,避免下錯別字(需要檢查邏輯、錯別字、觀點等)
4.不要忽略總結
演講
演講有好幾個階段,最開始的自言自語,鍛鍊自己的表達能力,然後是團隊內小範圍的分享,再是大規模一點的分享,再是外出行業演講。演講這部分的話,需要關注:重中之重就是內容、然後是表達。內容的話,可以是基於你長時間的內容輸出、技術文章、也可以來源於你的項目實踐、覆盤、總結。有觀點、有例子、有故事,能表達才是一個好的case。怎麼輸出內容可以參考前面寫文章部分,有好的內容,才能內容修飾(PPT美化),除非你是演講老手,不然你就老老實實準備逐字稿。
怎麼上行業大會去演講?
怎麼講?演講技巧?
兩個部分,一是寫逐字稿,二是刻意練習。演講刻意練習:
- 把自己想象成導遊,介紹某個景點,這個景點有什麼故事、哪裏好玩、有什麼亮點、有什麼好吃的。或者是把自己想象成老師,演講之前要先備課。
- 對內容足夠熟悉,時刻管理聽眾注意力,吸引聽眾跟你走(想象你在看電影,你會不自覺帶入主人翁視角,同樣的道理)。
- 內容循序漸進,有爆點/笑點最好。
- 演講時,可以稍微整理自己的形象,比如干淨整潔。
- 演講的狀態:身體放鬆,肩膀下沉,手臂打開,參考喬布斯演講(或者Ted演講)。
- 正常小範圍的身體語言,如移動、揮手等。
出書
出書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內容,有內容!你可以先做技術內容的產出,當內容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從量變到質變,感覺有質變的時候,可以去出版試試呀。可以簡單瞭解下「出版流程」是什麼樣的?再看看自己怎麼出版。一本書出版的流程,包括投稿(選題策劃)、選題申報、審校、申請書號、設計排版和印刷出版,作者可以不知道具體如何完成,但知道每一步是需要什麼,做的是什麼,才有利於完成出書。
第一步(作者):作者編寫好完整的書稿,並確定出書的具體需求。書稿是可以找出版社合作,想要出書,前提就是自己有大量的內容積累和連續內容的產出。也是出版的必須具備的前提條件。不同的作者有着不同的出書需求,比如評職稱什麼的,所以要想清楚自己為什麼想要出版,梳理自己的出版需求即可。
第二步(出版社):評估出書的市場價值,確定出書的方式。出版社評估出書的主要標準一般是:社會(文化)價值 + 經濟效益。當兩者有衝突的時候,會優先社會價值。
第三步(作者):確定合作的出版社,並向其投稿。投稿,投稿是出書的前提,你要出書的話,你就要把你的稿件投到對應的出版社。出版社負責出書的主要核心部分,他們的盈利模式,一般主要是賺出書的錢(或者廣告費),這個就比較考驗編輯和出版社的眼光了,他們會綜合考慮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然後決定是否錄用你的稿子,對於你的稿子,他們可以選擇錄用、不用(退回)、或者是退回修改再看改稿情況決定。你還可以選擇自費出書,雖然是自費,出版社也會綜合考慮社會價值,沒問題的話就可以接受你的稿件。
第四步(出版社):選題申報
第五步(出版社):三審三校
第六步(出版社):申請書號
第七步(出版社):設計排版
第八步(出版社):印刷出版
總結下整個流程: 作者角度:確定需求——梳理好內容——尋找出版社——和出版社簽訂合同——出書
編輯角度(出版社角度):資料收集——選題策劃——尋找作者——選題申報——選題集體論證——編輯校對(三審三校一讀)——申請書號——出版合同——設計排版——印刷——公開發行——書本備案——後期調研等。
你的角度就是作者角度,還有一個思路,找周圍出過書的朋友引薦編輯,投稿試試。
四、總結
以上就是就是程序員一些通用的影響力積累的建議,包括如何輸入,重點需要關注什麼,如何輸出,輸出的路徑又是什麼。其核心邏輯還是,厚積薄發。加油,少年!你是最棒的。
*文/ yelan
本文屬得物技術原創,更多精彩文章請看:得物技術官網
未經得物技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