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ants:OpenAI 與與亞馬遜雲科技達成 380 億美元戰略合作;AI 算力競賽進入太空
OpenAI 與亞馬遜雲科技達成 380 億美元戰略合作
本週,OpenAI 與亞馬遜 AWS 簽署了一項價值 380 億美元的多年期算力協議。根據協議,OpenAI 將獲得 AWS 大量先進 GPU 的使用權,以支持其模型研發。此舉標誌着 OpenAI 正式採用多雲戰略,打破了與微軟 Azure 的獨家依賴關係,為其宏大的 AGI 目標鎖定了關鍵的算力保障。
**算力規模:**OpenAI 將通過 AWS 獲得"數十萬個"英偉達最先進的 GPU(包括 GB200 及 GB300 系列)的使用權,用於運行其 AI 工作負載。
**基礎設施:**AWS 為 OpenAI 設計了全新架構的基礎設施,通過集羣方式互連英偉達芯片,以提升 AI 任務處理效率。全部算力容量預計在 2026 年底前部署完成,並具備持續擴容能力。
**合作期限:**此次合作規模將在未來 7 年持續擴大。
AI 算力競賽進入太空,中美企業加速佈局
11 月 2 日,英偉達通過初創公司 Star-cloud 將 H100 GPU 成功發射至太空,進入約 350 公里高的軌道;11 月 5 日,谷歌宣佈啓動“捕光者計劃”(Project Suncatcher),擬於 2027 年初發射兩顆搭載 Trillium TPU 的原型衞星。中國的之江實驗室“三體計算星座”已於今年 5 月發射首批 12 顆衞星,並於 9 月實現常態化商業運行。
**戰略意義:**面對地球算力的能源瓶頸(至 2030 年全球數據中心耗電或與日本全國相當),太空數據中心能利用高效太陽能(效率為地面 8 倍)與真空環境散熱,突破地面資源限制,構建低延遲、高韌性的全球計算網絡。
Models & Applications:首屆由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 nof1 發起的 AI 大模型交易大賽結果出爐;Cursor 2.0 發佈自研模型 Composer
首屆 AI 大模型交易大賽結果出爐,Qwen3 排名第一
首屆由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 nof1 發起的 AI 大模型交易大賽近日落下帷幕。本次比賽向 6 個領先的 AI 大模型提供各 1 萬美元,在全程無人類干預、僅使用數值市場數據的情況下,進行為期兩週的加密貨幣衍生品(永續期貨)自主交易。
**比賽結果:**來自中國的兩款模型表現突出並實現盈利:阿里千問(Qwen3 Max) 排名第一,收益率高達 22.3%,盈利 2,232 美元。DeepSeek Chat V3.1 排名第二,收益率 4.89%,盈利 489.08 美元。其他來自 OpenAI、Google、Anthropic 和 xAI 的模型均出現大幅虧損,其中:OpenAI 的 GPT-5 虧損最為嚴重,虧損率達 62.66%(血虧約 6,266 美元),排名墊底。
**行業洞察:**幣安創始人趙長鵬(CZ)評論稱,AI 交易未來將導致交易量激增,但他也警告,如果所有人都使用相同的 AI 模型,交易趨同可能引發市場劇烈波動,因為策略的優勢在於其獨特性。
小鵬發佈新一代人形機器人 IRON
小鵬汽車在 2025 科技日上一舉發布第二代 VLA 大模型、全新一代人形機器人 IRON、小鵬 Robotaxi 及飛行汽車四大 AI 成果,公司定位升級為“物理 AI 世界的出行探索者”。該機器人憑藉極致擬人的外形和靈活的貓步行走引爆全場,擁有仿人脊椎、仿生肌肉和全包覆柔性皮膚,高度還原人體形態與動作。IRON 具備 82 個自由度,能實現精準的貓步行走等複雜動作,搭載 3 顆圖靈 AI 芯片,算力達 2250TOPS,被譽為“最擬人的人形機器人”。網友質疑“有真人在裏面”,2026 年底實現人形機器人規模量產,將優先進入商業場景提供服務。
**生態合作:**小鵬第二代 VLA 大模型將面向全球開源,大眾汽車成為首發客户;高德成為小鵬 Robotaxi 首個全球生態合作伙伴。
Trae 因 Claude 斷供致 IDE 菜單欄消失,字節騰訊旗下工具均已移除該模型
**核心事件:**11 月 4 日,字節跳動旗下 AI 編程工具 Trae 因其集成的 Claude 模型服務中斷,導致部分用户 IDE 界面中的頂部菜單欄整體消失,關鍵操作入口無法使用。Trae 官方確認“由於服務中斷,將不再提供 Claude 的訪問權限”,並同步為受影響的 Pro 會員提供額外 50%的 Fast 請求額度作為補償,有效期至 2026 年 1 月 31 日。
**背後原因:**此次 Claude 模型下架,直接原因是其開發方 Anthropic 在今年 9 月發佈的政策調整,該政策禁止由中國實體控制(持股超 50%)的企業使用其服務。此政策同樣導致騰訊旗下 AI 編程工具 CodeBuddy 國際版此前移除了 Claude 模型。
AI 全面滲透雙十一
**核心事件:**2025 年雙十一期間,淘寶天貓、京東等主流電商平台首次高調推出 AI 購物工具。淘寶上線“AI 萬能搜”“AI 幫我挑”“拍立淘”“品類清單”、”AI 試衣“等 6 款導購應用,京東昇級“京犀 APP”與 AI 助手,旨在通過語義理解、智能推薦重構消費體驗。
**用户反饋:**騰訊科技調研顯示,23.5% 用户通過 AI 功能完成下單,超 70% 用户找不到 AI 入口。實際體驗中,AI 存在意圖理解偏差(如推薦偏離預算)、推薦冗餘加劇選擇困難等問題,部分功能因入口隱蔽或灰度測試導致使用率低於預期。
Cursor 2.0 發佈自研模型 Composer,實現從“AI 外殼”到“AI 原生平台”戰略轉型
**核心事件:**2025 年 10 月 29 日,知名 AI 編程工具 Cursor 正式發佈 2.0 版本,推出其首款自研編程大模型 Composer。此舉標誌着 Cursor 從依賴第三方模型的“集成者”,轉向構建“自研模型+平台生態”的戰略升級。此次更新通過自研模型與多 Agent 協作,顯著提升了 AI 編程的響應速度與任務處理能力,為開發者帶來了更高效、流暢的編碼體驗,但有國外用户發現 Composer 在推理過程中會頻繁輸出中文,質疑其基於中國開源大模型進行開發。
**技術亮點:**Composer 模型專為低延遲、多步推理的代理式編碼設計,採用強化學習與混合專家架構,據稱速度達同等智能模型的 4 倍,多數任務可在 30 秒內完成。配合模型升級,Cursor 2.0 徹底重構了界面邏輯,從“以文件為中心”轉向“以 Agent 為中心”,支持用户並行啓動多達 8 個獨立 AI Agent 協同工作。
全球AI政策與市場簡訊:AI 產業投資從實驗轉向整合
根據 Ropes & Gray LLP 發佈的《人工智能 Q3 2025 全球報告》,當前 AI 產業發展呈現出從實驗性應用向結構性整合轉變的明顯趨勢。
**企業應用:**2025 年,65%的公司已定期使用生成式 AI,這一比例較 2023 年(33%)翻了一番。
經濟影響: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顯著,2025 年上半年美國 92%的 GDP 增長來自於 AI 數據中心及支持技術的投資。
投資焦點:儘管投資活躍,但一份 MIT 研究指出,95%的公司尚未看到 AI 對利潤產生實質性影響,價值創造主要集中在那些將 AI 深度嵌入工作流程的企業。
- 原文鏈接 -
https://www.ropesgray.com/en/insights/alerts/2025/11/artifici...
以上所有信息源自網絡
THE END
關於 GMI Cloud
由 Google X 的 AI 專家與硅谷精英共同參與創立的 GMI Cloud 是一家領先的 AI Native Cloud 服務商,是全球六大 Reference Platform NVIDIA Cloud Partner 之一,擁有遍佈全球的數據中心,為企業 AI 應用提供最新、最優的 GPU 雲服務,為全球新創公司、研究機構和大型企業提供穩定安全、高效經濟的 AI 雲服務解決方案。
GMI Cloud 憑藉高穩定性的技術架構、強大的GPU供應鏈以及令人矚目的 GPU 產品陣容(如能夠精準平衡 AI 成本與效率的 H200、具有卓越性能的 GB200、GB300 以及未來所有全新上線的高性能芯片),確保企業客户在高度數據安全與計算效能的基礎上,高效低本地完成 AI 落地。此外,通過自研“Cluster Engine”、“Inference Engine”兩大平台,完成從算力原子化供給到業務級智算服務的全棧躍遷,全力構建下一代智能算力基座。
作為推動通用人工智能(AGI)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GMI Cloud 持續在 AI 基礎設施領域引領創新。選擇 GMI Cloud,您不僅是選擇了先進的 GPU 雲服務,更是選擇了一個全方位的 AI 基礎設施合作伙伴。
如果您想要了解有關 GMI Cloud 的信息
請關注我們並建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