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prompt系列58. MCP - 工具演變 & MCP基礎
作為結構化推理的堅定支持者,我一度對MCP感到困惑:Agent和工具調用的概念早已普及,為何還需要MCP這樣的額外設計呢?本文就來深入探討MCP,看看它究竟解決了什麼問題。 我們將分幾章解析MCP:本章理清基礎概念和邏輯,後面我們直接以一個Agent為例演示全MCP接入的實現方案。 工具調用方式的演進 大模型調用工具的概念從ChatGPT亮相後就被提出,其表達形式經歷了三個階段演變: 1.
作為結構化推理的堅定支持者,我一度對MCP感到困惑:Agent和工具調用的概念早已普及,為何還需要MCP這樣的額外設計呢?本文就來深入探討MCP,看看它究竟解決了什麼問題。 我們將分幾章解析MCP:本章理清基礎概念和邏輯,後面我們直接以一個Agent為例演示全MCP接入的實現方案。 工具調用方式的演進 大模型調用工具的概念從ChatGPT亮相後就被提出,其表達形式經歷了三個階段演變: 1.
當大模型成為Agent,我們該如何教會它“行動”?純粹的模仿學習(SFT)天花板明顯,而強化學習(RL)又面臨獎勵稀疏、環境複雜、探索成本高的挑戰。本文將帶你深入四種前沿的Agent訓練方案:ReTool, RAGEN, RStar2, 和 Early Experience,看它們如何巧妙地設計環境、利用反饋,讓Agent不僅“能幹”,而且“聰明”。 我們將看到一條演進路線:從優化單一動作(R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