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ies

Detail Return Return

搜索引擎大盤在降,但這絕不是你SEM效果差的藉口 - Stories Detail

搜索引擎大盤在降,但這絕不是你SEM效果差的藉口

引言:從“流量恐慌”到“策略自信”

作為一個產品經理,我將超過80%的精力都投入在了產品功能打磨、新功能規劃與用户體驗優化上。近期,一個現象引發了我的警覺:我們產品的付費搜索(Paid Search)流量正在逐步下滑。

起初,最直接的歸因似乎顯而易見。受到AI技術發展的廣泛影響(例如搜索結果中的AI整合答案、用户提問習慣的改變),我們從搜索引擎的官方瞭解到,整個搜索大盤的流量確實呈現下降趨勢。如此看來,我們的下滑似乎“合情合理”。

但秉持“先從自身找原因”的核心原則,我們堅信,外部環境的變化是公平的,它篩選掉的是粗放的運營者,而獎勵的是精細的策略家。 我們團隊重新仔細審視了百度後台的SEM關鍵字與落地頁配置。這一看,果然發現了大問題。

於是我們決定重新系統梳理一遍SEM策略,並從中總結出一些關鍵方法。這篇文章,我想跳出單純的“術”,更多地談談“道”與“法”,希望能拋磚引玉,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和補充。

破局點:為什麼SEM策略必須由產品經理主導?

我花了不少時間學習,發現網上有大量SEM付費教程,內容多數偏技巧層面,比如賬户層級搭建、關鍵詞匹配模式、創意撰寫、出價策略等。這些固然有用,但它們都建立在一個核心假設上:我們清楚地知道“我是誰”、“我的用户是誰”以及“我們能為用户提供什麼獨特價值”。

現實中,負責SEM的同事可能是優化高手,但未必深入理解產品。如果產品的核心價值沒被準確、清晰地傳遞出去,那麼再完美的賬户結構、再高的出價,也只是在用金錢的擴音器,重複着模糊不清的口號。這很難帶來質的改變。

所以我認為,SEM的底層策略,本質上是產品價值的對外轉譯。它必須由最懂產品、最懂業務價值的人來主導策劃,再與SEM同事高效協作落地。這一次,我決定從產品視角重新構建關鍵詞體系,並將其擴展為一個包含“關鍵詞矩陣-落地頁體驗-數據閉環”的完整策略。

第一部分:五維關鍵詞矩陣——構建產品價值的“引力場”

我將關鍵詞體系分為五個層次,它像一個漏斗,從廣泛認知到精準意向,層層篩選,捕捉不同階段的用户。但是真正落地到搜索關鍵詞後台的時候,他可能是多個部分,每個部分甚至有多個單元。

一、核心詞/品牌詞:守住基本盤,捍衞品牌價值
  • 定義: 例如,如果你的產品是低代碼開發平台,那麼【低代碼】【低代碼平台】就是核心詞;【你的產品品牌名】就是品牌詞。
  • 策略深度: 這類詞是我們的“名片”,也是與競爭對手“正面拼刺刀”的主戰場。它們往往競價高昂,競爭激烈。
  • 產品經理的價值:

    • 預算控制與ROI紅線:作為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在這一部分必須設置嚴格的預算控制。產品經理需要與業務部門一同匡算出可接受的單客獲取成本(CPA)上限。比如,我們能接受花500元獲得一個有效試用線索嗎?這個紅線將直接指導SEM同事的出價策略。
    • 品牌防禦: 投放品牌詞,不僅是獲取主動搜索的流量,更是一種品牌防禦策略,防止用户在搜索我們時被競品截胡。但是現在很多有搜索引擎有“藍標”模式,給你展示信息增加【官方】二字,在此情況下,建議藍標優先,有藍標的情況下,可以不投品牌詞。
二、產品價值主張詞:打出差異化,吸引精準用户
  • 定義: 這一層是SEM策略的靈魂,它直接關聯着產品的核心賣點(USP - 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 策略深度: 同樣做低代碼,如果你的產品強調國產化和信創適配,那麼可以重點推【信創低代碼】【國產開發平台】;如果擅長多系統集成,那麼關鍵詞可以偏向【系統集成方案】【ERP接口開發】等。
  • 產品經理的價值:

    • 價值翻譯: 這是產品經理的核心工作。你需要將產品的功能列表(Features)翻譯成用户的收益(Benefits)。例如,功能是“支持多種數據庫連接”,價值主張詞就應該是【異構數據源整合工具】,而不是【多數據庫連接軟件】。
    • 動態迭代: 這一部分的關鍵詞應隨產品迭代與市場變化持續更新。建議將其納入產品發佈流程(Go-to-Market)的一部分,每當有重大版本更新或市場策略調整時,同步更新關鍵詞庫,確保SEM始終在為最新的產品價值發聲。
三、競品詞策略:我們選擇“陽謀”,而非“陰謀”
  • 定義: 購買競品關鍵詞進行投放。
  • 策略深度: 很多企業會這樣做,但我們明確不建議直接購買競品品牌詞。從用户體驗角度看,當用户搜索A產品卻看到B產品的廣告,不僅容易導致誤導,還會損害品牌信任,第一印象極差。
  • 產品經理的價值(提出更優替代方案):

    • 從“截胡”到“引路”: 我們不投競品詞,但我們會深入分析“搜索競品的用户,他們到底想解決什麼問題?”。例如,用户搜索“低代碼產品A”,可能是在尋找一款靈活的APaaS平台。那麼,我們就可以投放【靈活的APaaS平台推薦】等描述性詞彙。
    • 構建對比優勢: 針對這類關鍵詞,落地頁的設計至關重要。可以製作客觀的產品對比頁面(例如,功能對比表、適用場景分析),清晰地展示我們產品的優勢所在,把選擇權交給用户。這是一種自信的“陽謀”,而非偷偷摸摸的“陰謀”。
四、行業場景詞:拓展邊界,教育潛在市場
  • 定義: 與產品所聚焦的行業解決方案息息相關。
  • 策略深度: 比如你的產品更適合製造業,可投放【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方案】【智能製造管理系統】;如果面向政府用户,則可考慮【政務信息化平台】【智慧政務解決方案】等。
  • 產品經理的價值:

    • 場景驗證: 投放行業場景詞,是驗證產品-市場匹配(PMF的低成本方式。通過觀察不同行業詞帶來的線索質量和轉化率,可以反哺產品戰略,判斷哪些行業是我們的高潛力市場。
    • 內容協同: 這類用户的搜索意圖相對寬泛,需要用內容來承接。產品經理應與市場團隊協作,確保落地頁不是冰冷的產品介紹,而是有深度的行業解決方案白皮書、成功案例集或在線研討會報名。先提供價值,再引導轉化。
五、長尾詞與意圖詞:精準捕撈,實現高效轉化
  • 定義: 搜索意圖非常具體,通常是疑問句或帶有強烈對比、選擇意味的詞組。
  • 策略深度: 例如,低代碼產品可嘗試長尾詞如【如何快速開發一個進銷存軟件】,對比詞如【低代碼平台哪家強】。
  • 產品經理的價值:

    • 深度匹配用户意圖: 這是對產品經理同理心和用户洞察力的終極考驗。你必須精準判斷用户在問這個問題時,他處於哪個決策階段?他最關心的點是什麼?
    • 創意與落地頁的“強一致性”:

      1. 搜索“如何快速開發軟件”的用户,他可能還是個初學者,處於認知階段。你的廣告創意和落地頁就應該像你舉的例子一樣,突出“無需編碼”、“快速搭建”,提供一個引導性的教程或模板。
      2. 搜索“低代碼平台哪家強”的用户,他已經進入了評估階段。落地頁就應該直接展示核心功能對比、客户證言、價格體系,並提供一個清晰的“免費試用”或“預約演示”入口。

第二部分:超越關鍵詞——產品經理必須把控的落地頁體驗

流量引進來只是第一步。如果落地頁體驗糟糕,再精準的流量也會付諸東流。產品經理必須將落地頁視為“產品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1. 信息一致性原則 廣告創意承諾了什麼,落地頁就必須第一時間呈現什麼。不要讓用户產生“我被騙了”的感覺。
  2. 價值前置原則: 用户只有幾秒的耐心。在首屏,就要用最簡練的語言告訴他“你能獲得什麼”,而不是“我們是誰”。
  3. 低摩擦轉化原則: 轉化路徑要儘可能短。註冊表單隻保留最必要的字段,行動號召(CTA)按鈕要清晰、醒目。每一個讓用户多思考、多點擊的步驟,都在流失潛在客户。

第三部分:協作與衡量——構建數據驅動的優化閉環

一個好的策略需要一個高效的協作和衡量體系來保證落地。

  1. 協作模式:

    1. 產品經理: 負責定義“説什麼”(價值主張、關鍵詞方向)和“對誰説”(用户畫像、場景)。
    2. SEM專員:負責研究“怎麼説”(創意撰寫、出價技巧)和“何時説”(投放時段、設備選擇)。
    3. 定期覆盤會:建議每週或每雙週召開,共同分析數據報告,不僅僅看點擊率(CTR)和轉化率(CVR),更要看線索的有效率、最終的成單率和客户生命週期價值LTV
  2. 衡量指標:

    1. 從“流量思維”轉向“經營思維”: 不要只盯着花了多少錢,帶來了多少點擊。產品經理更應該關注:這個渠道來的用户,激活率如何?留存率如何?他們最終為公司帶來了多少收入? 將SEM數據與產品後端數據打通,才能做出最明智的決策。

結語

雖然SEO和口碑建設是更健康的長期戰略,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SEM仍是許多企業不可或缺的獲客渠道。尤其當整體流量大盤放緩,競爭進入存量博弈階段時,勝利不再屬於擁有更多預算的人,而是屬於更理解用户、更能清晰傳遞產品價值的人。

從產品視角出發,將SEM從一個孤立的投放技巧,升級為一套與產品價值深度綁定的增長策略,這才是我們在流量寒冬中,維持效果、穿越週期的關鍵。

擴展鏈接

敏捷構建企業級應用及AI智能體

user avatar xiaoxxuejishu Avatar jinl9s27 Avatar b_a_r_a_n Avatar
Favorites 3 users favorite the story!
Favorites

Add a new Comments

Some HTML is ok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