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详情 返回 返回

文心快碼3.5S實測插件開發,Architect模式令人驚豔 - 动态 详情

作者簡介:服務端工程師、多平台技術博主,做AI IDE調研時接觸到Comate,並進行了深度體驗。

2025年9月Wavesummit開發者大會上,百度文心快碼全新升級為 3.5S(Super Synergistic AgentS) 版本,帶來了一個叫“多智能體自協同引擎”的新機制。也就是説,智能體之間不再是你發一個任務就它硬幹,而是能自主協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複雜任務。這是為了滿足開發者的三大核心需求

  1. 通曉項目環境
  2. 駕馭複雜任務
  3. 實現高效體驗

我比較關注是下面這幾個重點:

  • Surper-智能體能力更強可以自定義Agent,打造專屬懂你業務的“小夥伴”。新增 To-Do 模式:自動拆解你的任務,生成代辦事項,實時跟蹤與確認。
  • Synergistic-從單智能體到多智能體協同新增Subagents:動態生成多個智能體,彼此協作一起解決複雜任務。突破上下文窗口限制,可以應付更長、更復雜的輸入。
  • Architect 模式:基於SubAgent 架構,上下文幾乎無限擴展;能拆解複雜問題並分工、編排,自動調用其他智能體,完成複雜需求交付。

剛好我有個 idea 想試試,想做一個統計網頁瀏覽時間的插件 ,同時還要能統計摸魚時間 ,看這個升級到底能不能真落地。

一、需求講解

基本需求

插件要能做到以下這些:

  • 統計用户在不同網站(域名)上的停留時間;
  • 數據能持久保存,瀏覽器關閉重開後數據不丟失;
  • 彈出插件界面(popup)默認顯示當天的統計,以餅圖可視化的形式;
  • 支持查看歷史數據,可以選擇某個日期查看那天的統計;
  • 代碼要清晰,關鍵流程要有註釋;插件可以在開發者模式下直接加載運行。

進階 / 二期(摸魚模式)

實現基礎版可以體現出從 0 到 1 的開發效果,但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從 1 到 N 進行開發。所以我也會讓它進行一個二次開發,基於基礎版本,加一個“摸魚模式”作為後續功能:

  • 用户可以切換模式 “正常模式”——“摸魚模式”;
  • 在摸魚模式下,僅展示某些“非生產類網站”(比如視頻網站、社交媒體等);
  • 用户可以手動將當前網站作為摸魚網站;
  • 其他功能要和基礎版一致。

我的計劃是,先做基礎版,確認沒問題以後再讓文心快碼做進階摸魚模式。

二、實現過程

文心快碼支持各大主流 IDE的插件版,也有自己的AI IDE,我用的是它的AI IDE,名字叫 Comate AI IDE。


目前版本有7個自帶的Agent,分別適合不同的工作,挑三我常用的Agent給大家介紹下:

  • Zulu:靈活、通用的開發Agent;
  • Plan:專注於理解項目,並根據用户需求來做規劃;
  • Architect:基於SubAgent架構,自動分析需求,並且靈活調用其他Agent來完成任務,上面給大家講過這個。


模型支持國內主流的幾個大模型,同時也支持Auto模式(識別問題複雜程度,自主匹配到最佳模型),我後續開發都是用的Auto。


還可以配置SubAgent,這個功能是本次更新的一個重點升級。

1期:文心快碼分析&初版效果

OK,我們先把基礎版的需求發給文心快碼,讓它進行實現。這次我用的是通用的Zulu模式。


文心快碼接受提示詞後,自動拆分了任務,並且做了一個ToDo列表,一步一步完成。不一會就做完了第一版,我沒有進行任何調整,直接嘗試在瀏覽器打開,得到了下面這個東西:


嘿嘿,這個樣式還是比較符合預期的,但是沒有數據,也沒有圖表,關鍵是居然生成了個英文版的。馬上跟文心快碼進行了反饋,得到了第二版。這個看着就親切多了,然後我也找了幾個網站測試了下,統計時間啥的也沒什麼問題。還支持更改圖表,可以劃掉一些網站,讓餅圖只顯示剩下的網站。



我又多測試了幾輪,持久化、日期切換、清空數據、導出數據這些功能都實現了,符合了我第一版的需求。但我發現在使用體驗上還是有一個小問題,就是這個餅圖無法實時更新,如果我連續去點擊這個插件,它每次展示的都是一樣的數據,除非剛好到它刷新的時間點了,才會更新數據。而我希望每次我點擊這個插件查看的時候,它都能馬上刷新一次,讓我看到最新的數據。溝通了幾輪之後,這個調優的問題也算是搞定了

這中間有一個小插曲,挺有意思的,由於我是個後端仔,瀏覽器插件還是第一次開發,以為直接F12就可以在控制枱看到插件日誌了,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沒有。然後我就問文心快碼,結果它給我生成了一份教程文檔,給了我三種方法。


我按照方法進行嘗試,果然找到了看日誌的地方,原來是專門有個開發者工具的,學習了~

2期:摸魚模式 + Architect Agent

要做 “摸魚模式” 的時候,我決定試試Architect Agent。我把二期需求發給了文心快碼,然後看到在Architect Agent下,文心快碼會把整體需求拆得更細、更模塊化並調用了多個Subagents分工來做“摸魚模式”的邏輯

  • 首先讓Deep Read對項目結構和功能進行分析;
  • 然後讓Actor來實現具體的代碼邏輯。


實際上,我們還可以展開SubAgent的任務細節,可以看到它內部也有很多步驟,SubAgent做完之後又把它分析得到的信息傳給了上級Agent,這個確實挺有意思的。


這次的任務結果讓我挺驚訝的,一次就把摸魚功能搞定了,完全沒有二次溝通。我在瀏覽器測試了半天,確認它確實完成了功能,並且沒有發現額外的Bug。當我點擊上面的大標題,就會切換到摸魚模式(切換的時候會有個toast),只會統計我摸魚的時間,並且也具有排除當前頁面的功能,我已經通過這個功能,把其他幹活的頁面都排除掉了。


再切換回正常模式,數據也能夠正確的展示,非常nice!

整體體驗下來,文心快碼3.5S這次的升級確實很有看點:多智能體協同 + Architect 架構 + 更強的上下文能力

尤其是後面使用的Architect Agent,解決需求的能力明顯高了很多,第一期功能實現還進行了多輪對話才完成,而第二期需求僅一次對話就搞定了。

上下文能力確實也很好,在整個過程裏,文心快碼沒有出現上下文丟失或者關鍵代碼拼接錯亂的問題。即使經過好幾輪優化,它都記得之前的需求,沒有碰到“遺忘上文”的情況。

當然,對比起國外頂尖的大模型和AI IDE,仍然有一定提升空間,對付一些大項目的時候,也還會稍顯乏力。但在處理中小型需求時,它已經完全能夠勝任。就目前的發展速度來看,未來是很值得期待的。

一鍵下載Comate,感受AI編程的神奇吧~

下載途徑一:百度搜索“文心快碼”,官網下載Comate AI IDE;

下載途徑二:VS Code 或者 Jetbrains 系列 IDE 搜索並下載文心快碼插件。

user avatar cyzf 头像 Leesz 头像 smalike 头像 freeman_tian 头像 jingdongkeji 头像 chongdianqishi 头像 u_17569005 头像 sovitjs 头像 u_17397181 头像 u_16827017 头像 febobo 头像 zhulongxu 头像
点赞 117 用户, 点赞了这篇动态!
点赞

Add a new 评论

Some HTML is ok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