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原生熱點
Helm 十年,成就 Kubernetes 的生態中樞
Helm 項目起源於 2015 年 Kubernetes 1.1 發佈後的一次黑客鬆,其首個提交標誌着一個包管理工具的誕生。隨着時間推移,Helm 從早期的 “helm-classic” 演變、併入 Kubernetes 項目,逐步建立起強大的 Charts 生態與社區治理。如今,Helm 已成長為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CNCF)畢業項目,十年間伴隨雲原生技術迅猛發展,成為 Kubernetes 應用部署與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基石。
Flux v2.7.0 正式發佈
Flux 是一個由 CNCF 託管的 GitOps 持續交付(Continuous Delivery)框架,專為 Kubernetes 環境設計。它通過聲明式配置與自動化同步機制,實現應用、基礎設施配置的自動部署和版本控制,使集羣狀態始終與 Git 倉庫中定義的“期望狀態”保持一致。
近日,Flux v2.7.0 正式發佈,新增多個重大新特性,包括:鏡像更新自動化(Image Update Automation)正式進入 GA,使得容器鏡像版本變化可自動觸發 Git 倉庫更新;ConfigMap 和 Secret 變更觸發監控能力增強,相關控制器可即時響應這些資源變動;支持面向遠端集羣的工作負載身份驗證(Workload Identity),簡化雲環境多簇的認證管理;全面引入 OpenTelemetry 追蹤,提升 Flux 的可觀測性。
Cadence 加入 CNCF 成為沙箱項目
Cadence 是一個由 Uber 開發並開源、現由社區共同維護的分佈式工作流編排引擎,旨在解決長時運行任務、狀態持久化與複雜分佈式服務協作中的可靠性問題。它通過事件驅動與持久化機制,實現對工作流的自動重試、失敗恢復、併發控制和可追蹤執行,幫助開發者從底層基礎設施的複雜性中解放出來,專注於業務邏輯的實現。
憑藉高容錯性、高可擴展性和跨語言支持,Cadence 已在金融、電商、交通、醫療等行業的核心繫統中得到廣泛部署,目前服務超過 150 家企業。2025年10月,Cadence 正式加入雲原生計算基金會(CNCF),標誌着該項目從 Uber 的內部開源成果邁向更開放、透明的社區治理階段。
技術實踐
文章推薦
專為 Kubernetes 打造的不可變、安全操作系統:探究 Talos Linux
本文介紹了 Talos Linux,這是一款專門為運行 Kubernetes 而設計的操作系統,通過將系統設計為不可變、極簡、僅包含運行 kubelet 所需的最少功能,從而顯著提升安全性、穩定性和審計可控性。相比傳統 Linux 系統需要大量維護、補丁和人工干預,Talos 從內核出發,用户態用 Go 編寫,去除 SSH 訪問,轉為 API 驅動管理,以降低意外變更和系統漂移的風險。
文章還提到,Talos 在邊緣計算(如零售終端、機器人、工廠自動化)場景已有大量應用,同時遵循 SBOM、簽名構建、CIS 基準、SELinux 強化等合規性要求,未來規劃包括擴展對不同硬件的支持和由其伴生平台 Omni 承擔裸機 VM 部署與 Kubernetes 集羣生命週期管理。
高效自動擴容:在開源項目中平衡性能、可靠性與成本
本文探討了使用開源工具(如 KEDA 和 Karpenter)在 Kubernetes 環境中進行自動擴容時所面臨的三大關鍵挑戰——性能、可靠性與成本——及其之間的權衡。文章指出,想要既維持應用表現又避免資源浪費,需要從度量關鍵指標(如延遲、隊列深度、請求率)入手,接着通過定製化觸發器、動態節點分配和優雅終止機制來優化擴容流程。作者強調,自動擴容不是一次完成的任務,而是一個持續監測、實驗和優化的過程。
突破十大 DevOps 挑戰:用開源工具打造高效協作與持續交付體系
本文系統梳理了當今企業在 DevOps 實踐中常見的十項核心挑戰,包括環境不一致、部署延遲、監控盲區、跨團隊協作障礙、安全與合規風險、自動化流程碎片化、工具鏈複雜性、可觀測性不足、變更管理困難以及文化轉型滯後等。文章深入解析了 CNCF 生態中的多種開源工具如何分別在這些領域發揮作用——例如利用 Kubernetes 與 Argo 實現持續交付與環境一致性,用 Prometheus 和 Grafana 構建可觀測體系,用 Falco 強化運行時安全防護,以及藉助 OpenTelemetry 實現端到端追蹤。作者強調,DevOps 成功的關鍵不止在於選擇合適的工具,更在於培養跨職能協作、透明溝通和持續改進的文化,使團隊在快速交付與穩定運行之間實現平衡。
開源項目推薦
Trainer
Trainer 是一個由 Kubeflow 社區推出、專為在 Kubernetes 上實現大規模分佈式 AI 模型訓練與微調(包括 LLM 調優)而設計的開源項目。它支持多個深度學習框架(如 PyTorch、TensorFlow、JAX)以及高級庫(如 Hugging Face Transformers、DeepSpeed、Megatron‑LM),通過 Kubernetes 原生的自定義資源和 SDK 提供訓練任務的部署、調度、監控與管理能力。
DevSpace
DevSpace 是一個面向 Kubernetes 開發流程的開源 CLI 工具,專為“在 Kubernetes 集羣中快速構建、部署、調試應用”而設計。該工具的特點包括:使用一個統一的聲明式配置文件(devspace.yaml)來定義構建鏡像、部署服務及其依賴;支持熱重載(Hot Reload)直接在運行中的容器中同步代碼變更;簡化端口轉發、日誌流、容器終端等日常開發任務,從而讓開發者無需深入瞭解 Kubernetes 即可輕鬆進入集羣開發狀態。它由 Loft Labs 貢獻,採用 Apache 2.0 許可證。
Kubero
Kubero 是一個開源、可自託管的 PaaS 平台,運行在 Kubernetes 上,讓開發者能夠像使用 Heroku 一樣輕鬆部署和管理應用。它支持從源碼或容器鏡像快速部署,內置 CI/CD 流程,可在提交代碼或創建 Pull Request 時自動構建與部署,並生成預覽環境。Kubero 提供直觀的 Web UI 與命令行工具(CLI),集成監控、日誌、應用模板和數據庫等插件,同時支持多租户和訪問控制,適合希望在企業或團隊內部構建高效、統一雲原生開發體驗的用户。
Metaflow
Metaflow 是由 Netflix 開發並開源的 Python 優先數據科學與機器學習框架,旨在簡化從原型到生產的端到端工作流程管理。它提供易用的裝飾器式 API 來定義有向無環圖(DAG)流程,自動處理數據版本管理、依賴追蹤、可重現性和資源調度。Metaflow 可與 AWS、Kubernetes 等雲原生基礎設施無縫集成,支持分佈式訓練、並行執行和模型部署。憑藉對開發者友好的設計,它幫助團隊高效構建、運行和監控複雜的數據科學與機器學習管道,兼顧靈活性與可擴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