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详情 返回 返回

某頭部公募基金雲原生轉型實踐:基於 KubeSphere 的多集羣異構管理之路 - 动态 详情

引言

在金融業務加速數字化、信創替代逐步深化的背景下,容器化與雲原生架構正成為基金公司提升 IT 效能、保障業務連續性的關鍵技術路徑。作為國內較早推進容器化改造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某頭部公募基金公司選擇 KubeSphere 容器平台,實現了跨芯片架構、跨業務網絡的多集羣統一管理,走出了一條兼具效率與安全的雲原生落地路徑。

客户簡介

該基金公司是國內前二十家成立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公司治理完善、股權結構穩定,擁有基金管理資格證書、特定(定向)客户資產管理業務資格、受託管理保險資金業務資格、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資格、公募 REITs 業務資質等。

作為一家專注於公募基金業務的金融機構,該基金公司管理規模居於行業前列。隨着業務線上化、交易高頻化趨勢增強,公司亟需構建一套敏捷、穩定且符合信創要求的 IT 基礎設施,以支撐業務快速迭代與系統可靠運行。

挑戰與需求

在項目啓動前,該基金公司面臨三重挑戰:

  • 業務容器化改造複雜度高:既要支持新業務快速容器化部署,又要逐步遷移原有系統,實現平滑過渡;
  • 安全隔離要求嚴格:交易網系統與辦公網系統需實現網絡隔離,但運維管理需保持統一;
  • 異構芯片集羣管理難題:在信創背景下,需同時管理海光、鯤鵬等不同架構的服務器資源。

為什麼選擇 KubeSphere?

在多方評估後,該基金公司最終選型 KubeSphere,主要基於以下幾方面考量:

  • 原生支持多集羣與異構架構:可統一納管不同芯片架構的 Kubernetes 集羣,契合信創演進路徑;
  • 開箱即用的可觀測能力:集成監控、日誌、告警功能,降低運維複雜度;
  • DevOps 能力提升發佈效率:通過標準化流水線,實現開發、測試、部署閉環管理;
  • 開源開放,符合技術自主可控要求。

實施過程:從非核心到核心的漸進式改造

該基金公司採取了“分步實施、由外至內”的策略:

  • 第一階段(2024 年上半年):在辦公網部署基於海光服務器的 KubeSphere 集羣,承載辦公網業務;
  • 第二階段(2024 年下半年):擴容交易網集羣,逐步接入部分交易網業務,並通過獨立管理網絡實現雙網統一管理;
  • 第三階段(2025 年–2026 年):建設災備集羣,並引入華為鯤鵬服務器,形成“雙網雙芯”高可用架構。

成果與價值

項目實施後,該基金公司在運維效率與業務支撐方面取得顯著提升:

  • 部署時間縮短:通過 DevOps 流程標準化,發佈效率大幅提升;
  • 故障恢復時間減少:藉助日誌與監控鏈路定位問題,快速響應異常;
  • 用户體驗提升:系統穩定性增強,業務訪問延遲降低;
  • 架構未來就緒:為後續鯤鵬芯片擴容與災備建設打下基礎。

客户聲音

“KubeSphere 為我們提供了一條既能滿足信創要求,又能實現高效運維的路徑。”
——該基金公司技術負責人表示
“它的多集羣管理能力和開箱即用的運維功能,讓我們在推進容器化的過程中,既能保障業務安全,又能控制技術複雜度。”

展望未來

隨着業務體系進一步雲原生化,該基金公司將持續深化容器化改造,逐步將新增各類信創業務系統納入統一平台管理體系。
同時,公司計劃在未來兩年完成災備集羣建設,實現容器業務雙活架構部署,並探索多雲環境下的資源調度與彈性擴展。

在這一過程中,KubeSphere 將繼續為該基金公司提供多集羣異構管理能力與完善的可觀測體系,幫助其在信創生態中探索技術發展與保障業務連續性,支撐公司在數字化轉型中的長期目標。

結語

該基金公司的實踐展示了金融行業在信創與雲原生融合背景下的可行路徑:通過分階段實施與平台化治理,既保障了業務安全,又實現了運維效率與資源利用率的同步提升。

作為企業級雲原生平台,KubeSphere 正持續助力各行業客户在多雲、異構與信創環境下構建穩定、可控、可持續演進的 IT 基礎設施,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堅實支撐。

Add a new 评论

Some HTML is ok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