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

詳情 返回 返回

再談愚蠢的「八股文」面試 - 動態 詳情

今天,在文章《純「牛馬」的邏輯玩兒不轉了!》開頭提到的那個微信羣中,看到有人發了張圖片:

某文章截圖

正如上面提到的文章中所「噴」的那樣,以「八股文」為主的技術一面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彰顯出那些用人單位對招聘方法的不思進取。

他們的不思進取,一方面導致自己有較高的招聘成本,找到合適的人的效率十分低下;另一方面,也促使應聘者不思進取,不注重自己平時的積累沉澱,靠臨時抱佛腳來謀求一個工作機會。

我推崇工匠精神,因而提倡每個從業者平時要在自己的職業方向上進行思考總結從而不斷精進;針對前端工程師乃至所有軟件工程師來説,那最基本的就是多寫文章,多參與開源項目。

這樣的人,對用人單位來説是更有價值的人,基於應聘者所寫的文章、所參與的開源項目來進行自動化、智能化地初步篩查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兒:

應聘者自動化、智能化篩查

在以往落後的招聘方法中有很大漏洞,催生了簡歷優化、面試陪跑等服務,而在這「根據歷史數據」進行評估的機制下,對那些服務就是降維打擊。

這套評估機制是用來更高效可靠地替代原本以「八股文」為主的技術一面,任何通用知識層面的東西都可以被 AI 所處理。

通過篩查的人就被認為基本能力是沒問題的,之後的人工面試就相當於原本的二面等,以考察應聘者的軟技能為主,這部分無法通過死記硬背來應付。

我無法下定論説這套評估機制就沒有漏洞,但至少大幅提高了被作弊的成本,如果還是用陪跑的思路去應對,這以年為單位的服務,陪跑的人要去收多少錢?應聘者願意花那麼多錢去買這服務嗎?

在與一個多次參加黑客鬆並獲獎的人面基時,他説過不了幾年 AI 就會替代大部分崗位,並説 AI 處理問題的能力每年會翻好幾倍,最後問我對此有何看法。

——我在上面的文字和以往的言論就是我的看法。

不能儘早找到與 AI 相融合之道的人,就會丟了飯碗,早早晚晚。


本文其他閲讀地址:個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user avatar Leesz 頭像 huichangkudelingdai 頭像 ccVue 頭像 laggage 頭像 abcdxj555 頭像 skychx 頭像 wdllmh 頭像 kylebing 頭像 i_62f4ad94a52ca 頭像 huopodelianpen 頭像
點贊 10 用戶, 點贊了這篇動態!
點贊

Add a new 評論

Some HTML is ok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