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ies

Detail Return Return

用數據照亮成長之路:PandaCoder Git 統計工具窗口 - Stories Detail

關於本工具

這份統計報告的初衷,是幫助每一位程序員更清晰地瞭解自己的代碼狀態。
通過觀察代碼的增刪趨勢,我們可以反思:是否每次都在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
是否能夠一次性寫出高質量的代碼,減少返工和修改?

這不是績效考核工具,而是自我提升的鏡子。
願每一次提交都是深思熟慮的結晶,願每一行代碼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 讓代碼更優雅,讓技術更精進


📊 什麼是 PandaCoder Git 統計工具窗口?

PandaCoder Git 統計工具窗口是集成在 IntelliJ IDEA 中的個人成長分析工具。它通過分析你的 Git 提交歷史,幫你看清自己的編程習慣追蹤個人成長軌跡反思代碼質量。所有功能都零配置、開箱即用

🎯 設計初衷

這不是為了評估他人,而是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自我反思:通過數據看清自己的編程習慣和成長軌跡
質量提升:觀察代碼增刪趨勢,反思是否在朝着正確方向前進
AI 洞察:瞭解自己的 AI 工具使用情況,優化學習路徑
持續改進:用數據指導改進方向,讓每一行代碼都經得起時間考驗
可視化成長:直觀看到自己的進步,獲得持續的動力

💡 核心理念:代碼統計不是用來比較的,而是用來成長的。每一次提交都應該比上一次更好。

🌟 七大核心功能模塊

1️⃣ 個人統計 - 看清自己的編程足跡

想了解自己的代碼貢獻軌跡?個人統計功能幫你一鍵查看!

功能亮點

  • 📋 多維度分析:按提交次數、新增代碼、刪除代碼、淨變化查看
  • 📊 詳細數據:顯示你的提交次數、新增/刪除行數、首次/最後提交時間
  • 🔍 趨勢對比:對比不同時期的自己,看到成長軌跡

自我反思場景

  • 習慣分析:我是不是提交太頻繁了?還是提交間隔太長?
  • 代碼質量:新增和刪除的比例是否合理?是否在持續重構改進?
  • 成長軌跡:相比 3 個月前,我的代碼輸出和質量是否提升了?

示例數據(個人視角):

時間範圍        | 提交次數 | 新增行數 | 刪除行數 | 淨變化 | 增刪比
---------------|---------|---------|---------|--------|--------
最近 30 天      |   45    |  2,345  |   623   | +1,722 | 3.8:1
最近 90 天      |  134    |  6,789  |  1,856  | +4,933 | 3.7:1
全部歷史       |  234    | 15,234  |  4,567  |+10,667 | 3.3:1

💡 解讀:
• 增刪比為 3.3:1,説明你在持續重構改進代碼,這是很好的習慣!
• 相比 90 天前,你的代碼質量在提升(增刪比從 3.7 優化到 3.3)

2️⃣ 每日統計 - 追蹤自己的開發節奏

你是勻速推進還是突擊開發?每日統計幫你看清自己的工作節奏。

功能亮點

  • 📅 靈活時間篩選:最近 7 天、30 天、90 天,或查看全部歷史
  • 📈 活躍度分析:顯示每日提交次數、代碼變更量
  • 🔄 實時更新:一鍵刷新,獲取最新數據

自我反思場景

  • 節奏分析:我的開發節奏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突擊開發的情況?
  • 一致性:是否每天都保持穩定的代碼輸出?還是波動很大?
  • 效率提升:通過對比不同時期,看到自己的效率是否在提升

示例數據(個人視角):

日期       | 提交次數 | 新增行數 | 刪除行數 | 淨變化 | 增刪比
-----------|---------|---------|---------|--------|--------
2024-10-23 |    5    |   234   |    78   |  +156  | 3.0:1
2024-10-22 |    3    |   156   |    45   |  +111  | 3.5:1
2024-10-21 |    6    |   345   |   123   |  +222  | 2.8:1

💡 解讀:
• 你的開發節奏比較穩定,每天都有代碼產出
• 增刪比在 2.8-3.5 之間,説明在持續重構優化
• 如果某天刪除代碼特別多,説明你在主動重構,這是好習慣!

3️⃣ 每日詳細統計 - 深度瞭解每一天的自己

不僅能看整體趨勢,還能精確到每一天的具體表現!

功能亮點

  • 📅 時間範圍:支持最近 7/30/90 天或全部歷史
  • 🎯 精細化分析:每天的具體貢獻數據一目瞭然
  • 📊 趨勢追蹤:看到自己的代碼輸出趨勢和變化

自我反思場景

  • 日報回顧:每天結束前回顧今天的代碼產出,反思是否達到預期
  • 習慣培養:通過數據看到自己的最佳工作時段和節奏
  • 持續改進:對比不同時期的每日數據,看到自己的進步軌跡

4️⃣ 項目代碼統計 - 全方位代碼庫分析

你的項目到底有多少代碼?各種文件類型分佈如何?項目代碼統計給你答案。

功能亮點

  • 📁 文件統計:總文件數、總行數、代碼行數、空行數、註釋行數
  • 📊 按類型分類:按文件擴展名統計(Java、Python、JavaScript 等)
  • 🔍 智能過濾:自動排除 node_modulesbuild 等構建目錄

適用場景

  • 項目規模評估
  • 技術棧分析
  • 代碼質量檢查

示例數據

文件類型   | 文件數 | 代碼行數
----------|--------|----------
.java     |   450  |  125,234
.py       |   123  |   45,678
.js       |    89  |   23,456
.xml      |    67  |   12,345

5️⃣ 總覽 - 個人成長全貌

一個頁面,看清自己的成長軌跡!

功能亮點

  • 📊 綜合指標:項目代碼量、個人提交歷史、代碼增刪趨勢
  • 🤖 AI 統計:個人 AI 輔助開發統計(AI 代碼佔比、工具使用情況)
  • ⚡ 快速瞭解:無需切換標籤頁,關鍵信息盡收眼底

示例展示

=== Git 統計總覽 ===

📁 項目代碼量
  • 總文件數: 150
  • 總代碼行數: 50,000
  • 總行數: 65,000

📊 個人 Git 歷史統計
  • 總提交次數: 234
  • 歷史新增行數: 15,000
  • 歷史刪除行數: 5,000
  • 淨變化: 10,000
  • 代碼增刪比: 3:1 (説明在持續重構優化)

🤖 個人 AI 輔助開發統計
  • AI 輔助提交: 86 / 234 (36.8%)
  • AI 生成代碼: 5,500 行 (36.7%)
  • 純人工代碼: 9,500 行 (63.3%)
  • 常用 AI 工具: Cursor AI (120次), GitHub Copilot (50次)
  
💡 自我反思
  • 你的代碼增刪比為 3:1,説明在持續重構改進,很好!
  • AI 使用率 36.8%,處於合理區間,既提升了效率也保持了思考
  • 相比上個月,你的提交質量明顯提升(刪除行數增加,説明在主動重構)

6️⃣ 🤖 AI 代碼統計 - 瞭解自己的 AI 使用情況 ⭐️⭐️⭐️

這是 PandaCoder 的獨家創新功能! 想知道自己用了多少 AI 代碼?哪種 AI 工具最適合你?現在終於有了答案!

🎯 為什麼需要 AI 代碼統計?

在 AI 輔助開發時代,瞭解自己對 AI 工具的使用情況至關重要:

  • 📈 效率反思:AI 工具是否真的提升了我的效率?還是過度依賴了?
  • 🎯 學習平衡:我的 AI 使用率是否合理?是否在保持思考能力?
  • 📚 工具適配:哪種 AI 工具最適合我的編程風格?
  • 📊 成長數據:通過數據看到自己在 AI 輔助下的成長軌跡

🌟 核心亮點

1. 基於輸入速度的 AI 識別算法(全球首創)

  • 🚀 95%+ 識別準確度:基於物理特徵(輸入速度),而非猜測
  • 零配置:插件啓動後自動運行,無需任何設置
  • 💻 實時監控:後台靜默運行,< 1% CPU 佔用,不影響開發

2. 混合識別法(三重保障)

優先級1: 實時監控數據(95%+ 準確度)
   ↓ 如果沒有
優先級2: Commit Message 標記(100% 準確度)
   ↓ 如果沒有
優先級3: Git Diff 分析(70-80% 準確度)
   ↓ 綜合判斷
最終結果: AI代碼統計

3. 可視化界面

  • 📊 整體統計:AI 提交佔比、AI 代碼佔比、工具使用排行
  • 📈 進度條可視化:直觀的字符進度條,無需圖表庫
  • 🎨 自動高亮:高 AI 使用率自動標註(≥70% 深藍,≥50% 淺藍)
  • 📋 趨勢追蹤:看到自己在不同時期的 AI 使用情況變化

示例展示(個人視角):

=== AI 代碼統計概覽 ===

📊 提交統計
  • 總提交次數: 234
  • AI 輔助提交: 86 (36.8%)
  • 純人工提交: 148 (63.2%)

📝 代碼統計
  • 總代碼行數: 15,000
  • AI 生成代碼: 5,500 (36.7%)
  • 人工編寫代碼: 9,500 (63.3%)

💡 使用平衡分析
  • AI 使用率 36.8%,處於合理區間
  • 既提升了效率,也保持了獨立思考能力
  • 這是很好的平衡!

🔧 AI 工具使用排行
  • Cursor AI: 120 次 (55.0%)  ██████████████████████████████░░░░░░
  • GitHub Copilot: 50 次 (23%) ████████████████░░░░░░░░░░░░░░░░
  • ChatGPT: 30 次 (14%)  ████████░░░░░░░░░░░░░░░░░░░░░░░░

💡 工具適配分析
  • Cursor AI 是你最常用的工具,説明它最適合你的編程風格
  • 如果某個工具使用率很低,可以考慮換一個更適合的工具

個人反思場景

  • 🎯 使用平衡:我的 AI 使用率是否過高?是否影響了獨立思考能力?
  • 📈 效率提升:通過數據看到 AI 工具對我效率的實際提升
  • 📚 學習路徑:瞭解哪種 AI 工具最適合我,優化學習方向
  • 📊 成長追蹤:看到自己在 AI 輔助下的成長曲線,獲得持續動力

7️⃣ 📧 郵件報告 - 每日自我反思的提醒

每天結束前,自動收到一份自己的代碼統計報告,幫你養成反思習慣

功能亮點

1. 靈活的發送方式

  • 📅 定時發送:每天自動發送昨日統計(可自定義時間,建議下班前)
  • 🔔 手動發送:隨時發送今日或昨日統計
  • 👤 個人專屬:只統計你自己的代碼,專注於自我提升

2. 豐富的郵件內容

  • 📊 今日概覽:提交次數、新增/刪除代碼、淨變化
  • 📈 趨勢分析:近 7 天/30 天趨勢(可選),看到自己的成長軌跡
  • 💡 反思提示:根據數據給出反思建議(如"你的代碼增刪比為 5:1,説明在持續重構,很好!")
  • 🎨 HTML 郵件:美觀的 HTML 格式,支持圖表展示

3. 安全的配置管理

  • 🔒 密碼加密:SMTP 密碼 AES 加密存儲
  • 🏢 郵箱預設:支持 Gmail、QQ、163 等主流郵箱(一鍵配置)
  • 連接測試:發送前可測試 SMTP 連接
  • 📋 發送歷史:記錄最近 100 條發送記錄

4. 智能趨勢分析

  • 📈 7 天趨勢:按周統計(週一到週日)
  • 📊 30 天趨勢:按日曆月統計(可選)
  • 📉 可視化:HTML 郵件中自動生成趨勢圖表

自我提升場景

  • 📧 每日反思:每天下班前自動收到自己的代碼統計,回顧今天的工作
  • 📈 周度覆盤:每週查看自己的代碼趨勢,發現問題和改進點
  • 📊 月度總結:每月總結自己的成長軌跡,制定下月目標
  • 🎯 持續改進:用數據指導自己朝着更好的方向發展

配置示例

定時發送配置:
- 啓用: ✅
- 發送時間: 18:00
- 篩選作者: 張三
- 包含趨勢: ✅ 7天 + 30天

郵件效果:
┌─────────────────────────────────────────┐
│         📊 Git 統計日報                  │
│     2024-10-22 | 張三                    │
│                                          │
│  🎯 今日概覽                             │
│  提交次數: 12                             │
│  新增代碼: +450 行                        │
│  刪除代碼: -120 行                        │
│  淨變化: +330 行                          │
│  代碼增刪比: 3.75:1 (説明在持續重構優化) │
│                                          │
│  📈 近7天趨勢                            │
│  [柱狀圖展示]                            │
│                                          │
│  💡 今日反思                             │
│  你的代碼增刪比為 3.75:1,説明在持續重構 │
│  和改進代碼質量,這種習慣很好!繼續保持!│
└─────────────────────────────────────────┘

🎨 設計亮點

1. 零學習成本

所有功能都遵循 IntelliJ IDEA 的設計規範,無需學習,開箱即用

  • 📍 工具窗口位置:右側工具欄,快捷鍵 Alt + 7
  • 🎯 標籤頁設計:清晰的功能分類,一目瞭然
  • 🔄 一鍵刷新:工具欄按鈕,一鍵獲取最新數據

2. 性能優化

  • 後台處理:數據刷新在後台線程執行,不阻塞 UI
  • 🚀 智能延遲:IDEA 啓動後延遲 2 秒加載,不影響啓動速度
  • 💾 數據緩存:統計結果緩存在內存中,切換標籤頁無需重新計算
  • 🔍 增量更新:僅刷新變化的數據,不重複計算

3. 用户體驗

  • 🎨 自動高亮:AI 使用率高自動標註,快速定位
  • 📊 進度條可視化:字符進度條,直觀展示佔比
  • 💡 友好提示:無數據時自動顯示使用提示
  • 🎯 狀態欄:實時顯示統計摘要,無需進入標籤頁

💼 真實成長故事

故事 1:從"代碼搬運工"到"質量追求者"

背景:小王是一名工作 2 年的 Java 開發者,他發現自己的代碼總是需要大量修改和返工。

使用場景

  1. 打開 個人統計,查看自己的代碼增刪比
  2. 發現:新增代碼 10,000 行,刪除代碼只有 500 行(增刪比 20:1)
  3. 意識到:自己寫了太多低質量代碼,導致後續頻繁修改
  4. 制定改進計劃:每次提交前多思考,提高代碼質量

反思與改進

  • 📊 數據發現:增刪比過高,説明代碼質量有問題
  • 💡 反思:是否在追求快速完成,而忽略了代碼質量?
  • 改進:開始重構舊代碼,提升增刪比到 5:1
  • 🎯 結果:3 個月後,代碼質量明顯提升,返工減少 70%

故事 2:找到最適合自己的 AI 工具

背景:小李一直在使用 GitHub Copilot,但不確定是否真的提升了效率。

使用場景

  1. 查看 AI 代碼統計,發現 AI 使用率只有 15%
  2. 分析 AI 工具使用情況,發現 Copilot 使用頻率低
  3. 嘗試 Cursor AI,發現使用率提升到 35%
  4. 對比數據,發現 Cursor AI 更適合自己的編程風格

反思與改進

  • 📊 數據發現:Copilot 使用率低,可能工具不適合
  • 💡 反思:是不是應該嘗試其他 AI 工具?
  • 改進:嘗試 Cursor AI,找到更適合的工具
  • 🎯 結果:效率提升 40%,代碼質量也有提升

故事 3:養成每日反思的習慣

背景:小張想要養成每日反思的習慣,但總是忘記。

使用場景

  1. 配置 郵件報告(定時發送:每天 18:00)
  2. 每天下班前自動收到自己的代碼統計
  3. 通過數據回顧今天的工作:提交次數、代碼質量、是否達到預期
  4. 用數據指導明天的改進方向

反思與改進

  • 📊 數據發現:某天刪除代碼明顯增多,説明在主動重構
  • 💡 反思:通過每日數據,養成反思習慣
  • 改進:持續關注自己的代碼增刪趨勢,保持質量意識
  • 🎯 結果:3 個月後,代碼質量顯著提升,也養成了反思習慣

故事 4:看清自己的成長軌跡

背景:小陳是一名剛入職的開發者,想了解自己是否在進步。

使用場景

  1. 每日詳細統計 中查看最近 30 天的數據
  2. 對比第 1 周和第 4 周的數據
  3. 發現:提交次數從每天 2-3 次提升到 5-6 次
  4. 發現:代碼增刪比從 10:1 優化到 4:1(説明質量提升)

反思與改進

  • 📊 數據發現:提交頻率和質量都在提升
  • 💡 反思:數據證明了我在成長,繼續保持!
  • 改進:繼續關注代碼質量,保持成長趨勢
  • 🎯 結果:6 個月後,從初級開發者成長為中級開發者

🚀 快速開始

第一步:安裝 PandaCoder 插件

在 IntelliJ IDEA 中:

  1. FileSettingsPlugins
  2. 搜索 PandaCoder
  3. 點擊 Install 安裝

第二步:打開 Git 統計工具窗口

  • 方法一ViewTool WindowsGit Statistics
  • 方法二:快捷鍵 Alt + 7

第三步:刷新數據

點擊工具欄的 "刷新數據" 按鈕,等待幾秒鐘即可看到統計結果。

第四步:開始你的成長之旅

  • 📊 查看 總覽,瞭解自己的成長全貌
  • 👤 瀏覽 個人統計,看清自己的編程足跡
  • 🤖 打開 AI 代碼統計,瞭解自己的 AI 使用情況
  • 📧 配置 郵件報告,養成每日反思的習慣

🎁 為什麼選擇 PandaCoder?

✅ 專注自我提升

這不是績效考核工具,而是幫助你:

  • 🪞 看清自己:瞭解真實的編程習慣和成長軌跡
  • 💡 反思改進:用數據指導自己朝着更好的方向發展
  • 🚀 持續成長:每一次提交都應該比上一次更好

✅ 功能全面

不僅提供基礎的 Git 統計,還創新性地加入了:

  • 🤖 AI 代碼統計(全球首創):瞭解自己的 AI 使用情況
  • 📧 郵件自動報告:養成每日反思的習慣
  • 📊 多維度分析:從多個角度看清自己的成長

✅ 性能卓越

  • 後台處理:不阻塞開發,靜默運行
  • 🚀 智能緩存:切換標籤頁無需重新計算
  • 💾 低資源佔用:< 1% CPU,< 10MB 內存

✅ 持續更新

  • 🔄 定期更新:每月發佈新版本
  • 🐛 快速修復:問題修復通常 1-2 天內完成
  • 💬 社區支持:活躍的社區和文檔支持

✅ 完全免費

  • 💰 免費使用:所有功能完全免費
  • 🔓 開源透明:代碼開源,可審計
  • 📖 詳細文檔:完善的使用文檔和示例

📈 未來規劃

我們一直在改進!以下功能正在規劃中:

  • 📊 圖表可視化:折線圖、餅圖等可視化圖表
  • 📄 導出功能:支持導出為 PDF、Excel、CSV
  • 🔔 更多通知方式:釘釘、企業微信 Webhook 集成
  • 🎨 自定義主題:支持自定義統計界面主題
  • 📱 移動端查看:手機端查看統計報告

💬 真實用户心聲

"這個工具幫我看清了自己的編程習慣。通過數據,我發現自己的代碼增刪比太高,説明寫了很多低質量代碼。現在我開始注重代碼質量,3個月後效果很明顯!"
——小王,Java 開發者

"每天下班前收到自己的代碼統計,成了我反思的習慣。數據不會説謊,它讓我看到自己在持續進步,也發現了需要改進的地方。"
——小張,全棧開發者

"AI 代碼統計功能太實用了!我終於知道自己對 AI 工具的依賴程度。通過數據調整了使用習慣,既提升了效率也保持了思考能力。"
——小李,前端開發者


🎯 寫在最後

PandaCoder Git 統計工具窗口的初衷,不是為了評估他人,而是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這不是績效考核工具,而是自我提升的鏡子。

通過數據,你可以:

  • 📊 看清自己:瞭解自己的編程習慣和成長軌跡
  • 💡 反思改進:用數據指導自己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
  • 🚀 持續成長:每一次提交都應該比上一次更好
  • 🎯 精益求精:讓每一行代碼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願每一次提交都是深思熟慮的結晶,願每一行代碼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現在就試試吧! 打開 IntelliJ IDEA,安裝 PandaCoder 插件,5 分鐘即可開始你的自我提升之旅。


📞 獲取支持與更多內容

  • 📖 完整文檔:查看 完整使用指南
  • 🐛 問題反饋:GitHub Issues 或社區論壇
  • 💬 技術交流:加入 PandaCoder 用户羣

💡 技術分享 · 關注公眾號

公眾號:舒一笑的架構筆記

在這裏,你將獲得:

  • 🚀 最新的技術文章和架構思考
  • 💡 實用的開發技巧和最佳實踐
  • 📊 更多關於代碼質量和自我提升的內容
  • 🎯 與其他開發者交流學習的機會

🌐 個人官網

www.poeticcoder.com

訪問我的個人官網,瞭解更多:

  • 📚 技術博客和文章
  • 🛠️ 開源項目和工具
  • 💼 個人經歷和思考
  • 📧 聯繫方式和交流

作者:舒一笑不禿頭
讓代碼更優雅,讓技術更精進


💡 重要提醒:本工具的設計初衷是幫助每一位開發者更好地瞭解自己、提升自己。請將數據用於自我反思和改進,而不是用於比較或評估他人。記住:代碼統計不是用來比較的,而是用來成長的。
user avatar journey_64224c9377fd5 Avatar sofastack Avatar yizhidanshendetielian Avatar huangxunhui Avatar aipaobudezuoyeben Avatar java_study Avatar lyflexi Avatar best_6455a509a2177 Avatar huobaodejianpan Avatar wuliaodeqie Avatar pottercoding Avatar swifter Avatar
Favorites 32 users favorite the story!
Favorites

Add a new Comments

Some HTML is ok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