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详情 返回 返回

自动驾驶圈最 “实在” 老板 - 动态 详情

自動駕駛圈最 “實在” 老闆_激光雷達

作者:鐘聲

編輯:Mark

出品:紅色星際(ID:redplanx)

頭圖:無人物流小車圖片


自動駕駛圈從不缺愛惜人才的老闆,但要説到對人才的“寵”,新石器餘恩源的動作非常實在。


就在近期新石器完成了D輪融資,幾十個小目標到賬。賬上有錢了,餘恩源搶人動作更猛了。據圈內傳聞,他為了強化技術團隊,在引進人才上各種下功夫,不惜把朝陽酒仙橋公司直接搬到海淀大鐘寺,可謂把誠意拉滿拉足。


自動駕駛圈最 “實在” 老闆_激光雷達_02

1. 人性本善


在對待員工以及管理員工的方式上,自動駕駛行業存在兩種反差極大的老闆。


一種是相信人性本惡,所以喜歡狠管員工,對員工採取高壓、PUA的方式,把員工的牛馬感受拉滿;另一種是相信人性本善,喜歡用人文關懷的柔性方式,激發員工身上自發向上的一面。


新石器的餘恩源屬於後者。新石器是柔性管理的風格,迄今為止員工都不用打卡考勤,但多數員工仍舊有很高的自發性,能夠在非工作時間依然處理工作。


新石器的做法在把員工牛馬化的自動駕駛行業是妥妥的少數派。有些自動駕駛公司堪比“黃世仁”,不僅考勤抓的嚴,老闆癖好還很“奇特”。比如某自動駕駛公司老闆,在辦公室裝上監控,喜歡盯員工在工位上有沒有摸魚,甚至還在洗手間門口裝上監控,盯員工去洗手間的次數和時間。


其實新石器的做法是效益最高的,如果員工每天都有“受虐”的憋屈苦悶感受,工作就會是應付、湊合的態度,反而在設定好規則的基礎上,給予員工信任和空間,員工的自發性更高。


人性這本賬,好算也不好算,關鍵是看老闆信什麼,是信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


在新石器內部,員工眼裏的餘恩源不像一個老闆,更像是一個厚重的大哥。餘恩源喜歡用鮮活樂觀的態度去感染員工,帶動員工完成成長的轉變。


比如CTO苗乾坤,剛來新石器的時候,一直不善言談,而CTO這個職位是“承上啓下”,需要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餘恩源就經常拽着苗乾坤吃飯聊天敞開交流,酒後吐真言,雙方的默契程度就增強了。


今年無人配送行業火爆,新石器擴人的規模高於往年幾倍。在人才的引進上,餘恩源能接納不同行業、公司背景的人才來新石器,新進的人有電商、物流、互聯網、自動駕駛等行業的。不過,餘恩源會花很大時間精力去捏合不同背景的人才融合到一塊。


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就會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做事方式,甚至對同一事物的認知上都會有差異。所以餘恩源經常在開會的時候,主動當會議“翻譯官”,讓技術、硬件、研發、生產等不同團隊成員在信息和認知上對齊一致。


許多公司在快速發展擴大團隊時犯的嚴重錯誤,就是忽視了員工在思維、認知上對齊的問題,導致內部各有各的想法、各幹各的,不同團隊之間的協作效率非常差。


今年新石器成了明星獨角獸企業,當一個公司成為明星獨角獸公司往往也會滋生許多“問題”、“毛病”。最容易出現的就是老闆飄了,在管理上變得“只動耳朵不動眼睛”的懶惰,只“聽”下屬的彙報而不去“看”具體細節,就容易出現下屬胡搞而老闆不知的情況。一些明星自動駕駛公司暴雷死掉就是因為內部管理失控。


餘恩源並沒有犯管理懶惰的毛病,反而對此非常警惕,更睜大了眼睛盯着內部組織的變化。組織建設也是這個階段餘恩源心理壓力最大的地方,擔心新石器的文化基因搞錯了,長出來一個錯誤的組織。


所以,餘恩源希望團隊成員文化價值觀簡單直接,排除有花花腸子的人。在招人面試的時候,餘恩源喜歡問應聘者三個問題:第一,你認不認可物流這件事?第二,你認不認可視覺這件事?第三,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另外,餘恩源一直在尋找長期主義者。經常會問應聘者一個“靈魂問題”:打算幹幾年?如果應聘者回答幹兩三年,餘恩源就覺得可能這個人不太適合新石器。


自動駕駛圈最 “實在” 老闆_自動駕駛_03

2. 技術信仰


2021年,新石器內部曾出現一次動盪分裂。


這次動盪源自於技術分歧。21年自動駕駛行業曾出現過視覺路線和激光雷達多傳感器路線之爭,這種爭論當時在新石器內部也出現了,有支持視覺的,有支持激光雷達的。餘恩源決定跟隨特斯拉走視覺路線,研發視覺感知算法,這個決定導致相信激光雷達的出走了,包括公司CTO以及一批技術人員陸續離職。


餘恩源對視覺路線的技術信仰,源自於對物流行業的第一性原理的思考。


餘恩源經常在技術研討會上給團隊講,物流的第一性原理就是降本,任何一個國家物流發展的趨勢,絕對不是物流越來越貴,而是物流越來越便宜。做物流行業,所有的研發目標就是圍繞怎麼降本,即要讓物流客户省錢,自己還要把成本摳的非常的細能掙錢。


所以從第一性原理出發,餘恩源就堅定的尋找軟件最複雜、硬件最簡單、成本最低的方案,沒有第二個選擇。視覺路線是最適合新石器的感知方案,因為成本更低。


哪怕付出了技術團隊分裂的代價,餘恩源也堅持視覺路線。


對視覺算法的堅持投入,使得新石器在算法上成為無人配送行業的領先者,率先將無圖方案和視覺動作大模型量產上車。


技術是餘恩源目前最關注最迫切的事情之一,因為技術決定了新石器下一個階段的戰略。


餘恩源將無人配送車的商業模式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整車銷售或者租賃和提供服務,第二階段是形成運力平台,提供運力服務。目前新石器正在向第二階段轉化,餘恩源希望未來新石器能成為無人車版本的貨拉拉、滴滴貨運。


這是一個聰明的戰略選擇。目前業內大多數公司都集中在大KA快遞公司低價內卷,面向小B大C的即時物流和泛城配卻是一片藍海,而且市場規模更大。


一位資本人士表示,即時物流和泛城配是一個性感又骨感的事。説它們性感,是市場規模比快遞物流大幾倍,能做好的公司未來就是千億美金的估值;説它們骨感,是場景非常複雜,對算法性能要求非常高。


在餘恩源眼裏,未來決定新石器生死的絕不是大KA快遞市場,而是向小B市場延伸的速度。


這又迴歸AI底層規律,算法技術驅動業務邊界拓展。想做好小B大C市場,算法是核心關鍵。


為此新石器完成了超6億美金的D輪融資,儲備足夠多的彈藥,為技術迭代砸錢,去抓住增長窗口期。


眾所周知,算法非常燒錢。想要做好無人車的算法至少要數百人的算法團隊,一年支出就要幾個億。另外,算法到了端到端、世界模型階段,數據基礎設施是算法研發的核心,算力和數據非常燒錢,堪稱是“吞金獸”。


所以,資本願意投這麼大筆錢,是和新石器有一樣的共識:算法是無人配送的核心關鍵,做好算法未來至少要幾十億資金,沒有這個量級的資金很難玩得轉。


另外一個門檻就是數據,玩轉數據飛輪的門檻非常高。一是數據規模要海量,至少要上萬輛真實運營的車輛;二是數據類型要多元豐富,即要有服務大KA快遞公司車輛的運營行駛數據,更要有小B大C的數據,而且後者更重要,因為場景更加複雜多元,對算法模型性能的要求也更高。


目前在數據上能夠滿足這兩個條件的公司不多,也就是新石器這樣的,車輛投放超過萬輛,覆蓋超過三百多個城市,更關鍵的是有大量的小B大C的數據。


錢和數據都到位了,缺的就是技術人才的引進了。餘恩源對人才的引進非常迫切,為了便利人才引進,不惜把公司從朝陽酒仙橋搬到了海淀大鐘寺,可謂誠意拉滿。


新石器商業化形勢非常明朗,抓住了市場爆發的機會,海內外客户都在尋找新石器的合作,IPO上市也即將水到渠成的完成。在這樣的形勢下,新石器並沒有飄,而是更專注練“內功”,關注內部組織的建設,關注技術的提升。


新石器的下一段征程,技術是核心關鍵。無圖、端到端、VA(VLA)等算法是新石器重點投入方向,這些是新石器走向未來的技術“橋頭堡”。所以,餘恩源不僅重金投入,還在給算法人才更多有體感的細微末節下功夫,讓算法人才“舒服”。


這是聰明的做法,老闆不能覺得給高工資了就可以把員工當牛馬,而是把員工“寵”好了,才能收穫回報。


結束語


一位國內頂尖的資本大佬曾説過這樣一個邏輯:一個優秀的創業者必須是兼具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人,在沒人相信的時候,能夠樂觀的堅持願景夢想,這是浪漫主義精神;在低谷或者高峯的時候,能夠腳踏實地的吃苦耐勞,這是現實主義精神。


餘恩源無疑是這樣的一個人,在柳暗花明的無人配送行業堅持了七年。新石器藏着不少餘恩源式的長期主義者,很多人從2018年甚至更早便追隨他創業。團隊雖不及百度、京東、美團等大廠規模,但這份專注與耐久性,許多大廠依然難以對標。


-END-



Add a new 评论

Some HTML is ok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