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招生月薪1W算什麼水平?看完這篇你就不焦慮了
大家好,我是程序員小白條,每次刷牛客和各種招聘軟件都覺得自己拖了全國人民的後腿,滿屏都是“白菜價30w”、“SP包50w”,低頭看看自己手裏月薪1w的offer,瞬間感覺不會愛了。別慌,今天咱們就來好好嘮嘮,月薪1w對校招生來説,到底是個啥概念?
一、1w月薪,在各地能過成啥樣?
根據不同的城市吃飯、交通、房租等消費水平的不同,需要進行針對性分析,有些城市有人才補貼和租房補貼,比如杭州,那麼應屆第一年應該是可以拿2W的,租房補貼可以維持三年,所以總共應該可以拿4W。
在一線城市:精緻窮代表
在上海,月薪1w扣完五險一金到手8k,合租個次卧4k,吃飯通勤2k,再買杯奶茶看場電影,月底一看——哦豁,又月光了!想攢錢?不存在的。不過好處是,你可以理直氣壯地説:“我在上海月入過萬”,雖然活得像個都市隱形貧困人口。
在二三線城市:人生贏家預備役
要是回老家或者去個二線城市,1w月薪直接開啓easy模式。房租1500能租個一室一廳,吃飯通勤2000搞定,每個月還能攢下5k。下班回家吃媽媽做的飯,週末和朋友約個火鍋,這小日子,美滋滋!
在十八線小城:土豪本豪
要是在小縣城拿1w月薪,恭喜你,你已經打敗了99%的同齡人。早上開車十分鐘到單位,中午回家吃飯還能睡個午覺,晚上去廣場遛個彎,月底一看銀行卡——嚯,又存了八千!
二、不同專業,1w月薪意味着啥?
專業的不同意味的薪資的下限和上限級別完全不一樣,尤其是對於文科生來説,大多數92文科生都很難去找到一份1W的好工作,更何況雙非的文科同學了,而傳統工科,像機械自動化等等,一般在5-6K,為一個雙非應屆生的水平,找工作是比較容易的,但是要高工資,會比較困難!
計算機專業:炮灰級選手
學計算機的同學看到1w月薪可能會哭出聲:“同班同學去大廠都15k起步,我這是被時代拋棄了嗎?”別急,想想那些996的同學們,至少你還能保住頭髮不是?
文科專業:學霸級存在
文科生拿到1w月薪,基本上可以在班級羣裏橫着走了。“啥?你當編輯月薪6k?我運營崗月入1w!”這時候請低調地説:“還行吧,也就勉強餬口。”
傳統工科:中等偏上選手
機械、化工這些專業的同學,看到1w月薪應該會露出欣慰的微笑:“不錯不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至少不用下車間三班倒了。”
三、比薪資更重要的那些事兒
注意offer的薪資結構以及五險一金的比例,按多少基數去繳納,比如1W基數,那麼公積金12%,那麼一個月就是2400元,因為是雙邊,公司交另外一份。相當於有1200元其實也能當工資花。
平台比數字重要
同樣是1w月薪,在大廠當螺絲釘和在創業公司當頂樑柱,完全是兩個概念。前者能給你的簡歷鍍金,後者能讓你快速成長——這麼一想,是不是感覺1w也挺香?
福利暗藏玄機
有的公司月薪1w是真1w,有的公司月薪1w=底薪6k+績效3k+餐補1k。還有五險一金按最低基數交的,算下來一年能差出好幾個包包錢!
生活成本是王道
在北京拿1w和成都拿1w,生活質量差出一個銀河系。前者合租次卧擠地鐵,後者整租一居打滴滴。這麼一算,到底誰才是人生贏家?
別被網上的“年薪百萬”整焦慮了,那都是倖存者偏差。 真正悶聲發大財的,都在偷偷攢錢準備買房呢,哪有空天天上網曬工資條?
記住,第一份工資只是起點,不是終點。 與其糾結現在賺多少,不如想想三年後你能值多少。畢竟職場這條路長着呢,咱們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