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详情 返回 返回

企業數字化轉型幾點洞察 - 动态 详情

背景

image

解決數據孤島

image

洞察一:這不是IT部門的項目,而是“一把手工程”

       一個普遍的誤區是將數字化轉型視為技術升級,然後將其完全委託給IT部門。然而,所有成功的轉型案例都指向一個共同點:這首先是一項由最高決策者親自領導的戰略工程。在中國的商業語境中,這被稱為“一把手工程”。權威報告《全域數字化轉型》明確指出,數字化轉型之所以是公認的“一把手工程”,是因為它涉及跨部門的資源協調和數據打通。例如,在知名零食品牌來伊份(Laiyifen)的轉型過程中,其數字化轉型領導小組正是由董事長親自掛帥。數字化轉型是公認的“一把手工程”,它涉及各部門的資源協調、數據打通,需要企業決策者親自抓總,充分整合企業資源,才能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落地實施。為什麼最高領導層的參與至關重要?因為真正的轉型需要打破組織內部根深蒂固的部門牆,重新分配核心資源,甚至重塑企業文化。這些變革觸及組織的根本,唯有具備最高權限的CEO或董事長,才能有效推動這些深刻而必要的變革。過去筆者遇到一個企業CEO由於過去數字化轉型踩坑了,馬上退縮了,註定短期內難以實施公司數字化轉型。

image

能力評估

數字化轉型能力


企業數字化能力 - visual selection

洞察二:轉型不是一次性的開關,而是分階段的旅程

許多企業將數字化轉型視為一個“完成”或“未完成”的二元狀態,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成功的轉型更像是一場分階段、逐步成熟的旅程,而非一次性的技術切換。為了科學地規劃這場旅程,行業標準普遍採用“成熟度模型”作為框架。

image

例如,中國通信企業協會(CAICI)的團體標準草案就將企業的數字化成熟度劃分為四個清晰的階段:

1. S1 傳統運營者 (Traditional Operator) 組織能力較弱,仍以初級的機械化或信息化工作為主。

2. S2 數智化探索者 (Digital & Intelligent Explorer) 基於現有業務模式,利用數字化技術進行局部的運營優化和技術創新,以實現降低成本、優化效率、提升質量為目標,價值創造主要集中在企業內部。

3. S3 數智化運營者 (Digital & Intelligent Operator) 已係統性地部署了數字化能力,基於數智化能力實現產品創新、服務拓展與業務領域延伸,價值創造沿着產品和服務鏈向外拓展。

4. S4 生態締造者 (Ecosystem Creator) 組織完全由數智化能力驅動,構建了完整的生態體系,並擁有明顯競爭優勢。

這種分階段的方法論價值巨大。它允許企業首先準確評估自己當前所處的位置,然後設立現實、可行的階段性目標,最終形成一張清晰的前進路線圖。這有效避免了因試圖一蹴而就而導致的資源浪費和戰略失敗。

image

國央企轉型方法論與思路

image

image

精細化管理

image

數智平台

image

案例

image

AI-COP新基座

image

功能架構

image

零售行業

image

能源行業

image

image

煤炭行業

image


洞察三:你不是在使用數據,而是在治理數據

幾乎所有企業都在談論“大數據”,但成功的轉型者與失敗者的區別在於:前者在“治理”數據,而後者僅僅是在“使用”數據。在成功的轉型中,數據被視為與資本和人才同等重要的核心業務資產,而非IT系統的副產品。

無論是國家標準《GB/T 43439-2023》還是行業標準,都設立了專門的“數據”和“數據治理”能力域。這表明,對數據的戰略性管理已成為衡量轉型成熟度的關鍵。這些標準中反覆強調的核心治理要素包括:

數據戰略 (Data Strategy): 制定管理和利用數據的長期規劃。

數據標準 (Data Standards): 建立確保數據一致性和質量的規則。

數據架構 (Data Architecture): 設計管理數據生命週期的藍圖。

數據資產變現 (Data Asset Monetization): 將數據轉化為直接業務價值,實現“數據業務化”。

這種思維的轉變至關重要。就像管理財務資本一樣,數據需要專屬的戰略規劃、質量控制、安全保障和價值實現路徑。只有通過系統性的數據治理,才能真正解鎖其藴含的巨大商業潛能。

image

洞察四:終極目標不是提升效率,而是成為“生態締造者”

許多企業將數字化轉型的終極目標侷限於內部的降本增效和流程優化。然而,這僅僅是轉型的初級階段。數字化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是超越企業自身的邊界,通過構建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來重塑整個行業。

國央企

image

中小企業評估維度

image

零售行業數字化評估

image

評價指標權重

image

零售行業評估量化指標

image

image

1)最近六個月小程序銷售額/最近6個月小程序按天去重後的UV總量

2)小程序中近6個月內,月均當月註冊且有消費的用户數/當月註冊用户數

3)最近六個月成交的商品數/瀏覽過的商品總數


CAICI標準中的最高成熟度等級——“S4 生態締造者 (Ecosystem Creator)”,完美地詮釋了這一終極願景。這一概念與《全域數字化轉型》報告中提出的“開放生態長期主義 (Open Ecosystem Long-termism)”不謀而合。

成為“生態締造者”意味着什麼?這意味着企業從一個純粹的市場競爭者,轉變為一個平台的構建者和規則的維護者。它通過開放自身的核心能力,構建起一個能讓供應商、合作伙伴、客户乃至競爭對手都能參與其中並共同獲利的價值網絡。在這種模式下,企業不僅自身獲得了極強的抗風險能力和創新活力,更成為了整個產業生態的核心,擁有了定義未來的能力。



今天先到這兒,希望對AI,雲原生,技術領導力, 企業管理,系統架構設計與評估,團隊管理, 項目管理, 產品管理,信息安全,團隊建設 有參考作用 ,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微服務架構設計
視頻直播平台的系統架構演化
微服務與Docker介紹
Docker與CI持續集成/CD
互聯網電商購物車架構演變案例
互聯網業務場景下消息隊列架構
互聯網高效研發團隊管理演進之一
消息系統架構設計演進
互聯網電商搜索架構演化之一
企業信息化與軟件工程的迷思
企業項目化管理介紹
軟件項目成功之要素
人際溝通風格介紹一
精益IT組織與分享式領導
學習型組織與企業
企業創新文化與等級觀念
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
初創公司人才招聘與管理
人才公司環境與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團隊文化與知識共享
高效能的團隊建設
項目管理溝通計劃
構建高效的研發與自動化運維
某大型電商雲平台實踐
互聯網數據庫架構設計思路
IT基礎架構規劃方案一(網絡系統規劃)
餐飲行業解決方案之客户分析流程
餐飲行業解決方案之採購戰略制定與實施流程
餐飲行業解決方案之業務設計流程
供應鏈需求調研CheckList
企業應用之性能實時度量系統演變

如有想了解更多軟件設計與架構, 系統IT,企業信息化, 團隊管理 資訊,請關注我的微信訂閲號:

_thumb_thumb_thumb_thumb_thumb_thumb

作者:Petter Liu
出處:http://www.cnblogs.com/wintersun/
本文版權歸作者和博客園共有,歡迎轉載,但未經作者同意必須保留此段聲明,且在文章頁面明顯位置給出原文連接,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該文章也同時發佈在我的獨立博客中-Petter Liu Blog。

user avatar shuihaya 头像
点赞 1 用户, 点赞了这篇动态!
点赞

Add a new 评论

Some HTML is ok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