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

詳情 返回 返回

程序員30歲的職場困境該如何破解? - 動態 詳情

一、從“工程師”到“碼農”的演變

在互聯網的初期,程序員還被尊稱為工程師,角色更像是創新者和探索者。那時候,百廢待興,他們需要親自去探索、去創新,去定義這個新興領域的規則和標準。那無疑是個欣欣向榮的時代。

然而,如今的互聯網早已過了那個野蠻生長的時代,工種逐漸細分,程序員成為了隨時可替換的螺絲釘,負責着精細、單一的任務,只需要某一個模塊的工作,而這樣的工作卻缺少了職場最珍貴的特性--不可替代性。

我們可以説,一個人的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不可替代性。簡單來説,這就是為了替換你,公司需要付出的代價。然而,隨着編程中所有具有“創造性”的部分被規章制度標準化,每一個程序員都可以被視為是上一任離職程序員的替身。很多時候,公司,尤其是小型公司,需要的只是一個程序員,而不在乎這個程序員到底是誰。

軟件開發行業的模式主要是基於現有的框架進行修改和拓展。只要掌握了編程的基礎知識、奉行“拿來主義”,我們就可以像螞蟻搬家一樣,從開源網站上扒程序了。完美的複製粘貼工程師便出現了,不過我們通常不叫這類程序員為工程師,而是碼農。更有趣的是,這種工作模式並不需要過多的創新和深思熟慮,跟流水線一樣幾乎不費腦子,即使是新手也能輕鬆上手。

工人在工地搬磚,碼農在電腦上搬運。

從開源網站中扒下程序後,碼農就可以根據公司的需求,像是在畫布上塗抹色彩一樣,逐漸往這個框架上添加和修改。可程序是根本不知道累的機器,24小時不間斷運行。碼農被逼無奈在開發和維護程序時,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熬夜熬到身體素質下降,三天兩頭跑醫院。這種長期的加班熬夜,猶如一場無休止的馬拉松。

而與此同時,長期固定在同一個崗位會形成思維慣性,也就是自身的舒適區。

這一點對所有行業都是通用的,可這放到在IT行業尤為殘酷,因為IT人才市場的整體年齡狀況趨於年輕化。年齡大的程序員可能會發現到了年齡,自己除了“敲代碼”,已經沒有別的謀生技能了。

二、為什麼30歲的碼農會遇見職業困境?

職場環境是雙向選擇的結果,但很明顯這個職業困境是社會、企業強壓到程序員,或者説並沒有厲害到成為大拿的碼農身上的。畢竟程序員也是人,人是要吃飯的,不會到了30歲的人生黃金節點突然説,啊,我要去追尋自我、挑戰自我,我不工作了。

如果一個問題能引起社會範圍內大眾的討論,那麼面臨這個問題的人數絕不會少。相較於其他行業在35歲面臨中年危機,程序員們的危機年齡卻似乎提前了五年。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IT人才市場的整體年齡趨向年輕化。職業規劃專家在分析此類情況後指出,22歲以下的擇業者佔總體的71%,而35歲以上的人才只佔10%。年輕的人才給市場注入了活力,也使得IT行業的競爭更加白熱化——人才流動性很大,崗位相對不夠穩定。

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企業對僱傭30歲的程序員持有一種不太積極的態度呢?我這裏沒有一竿子打死所有人,只是表明了企業的一個態度。很多到了30歲的程序員也不會立馬就失業,只是跳槽、求職會比其他年輕的程序員難一點。

1、在IT行業中,年齡並不是絕對的優勢。

跟醫生、老師這類後期發力的職業不同,程序員並不會越老越吃香。雖然同為靠經驗積累而更具價值的職業,一個優秀或者到達基本合格線的程序員卻是可以速成的。經驗傳遞和開源社區本質都是好東西,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IT行業的快速發展,打破了壟斷。但這也降低了程序員職業的不可替代性,好比遊戲裏的攻略,新玩家憑藉大量的攻略可以快速追趕上老玩家的進度。

更何況,很多軟件的實現代碼和框架在開源網站上都有,拿來後稍微改改就能用。特別是一些小型公司,他們對軟件的要求不高,能儘快實現基本功能就成。那對程序員的技能要求就更低了。在這樣的環境下,剛畢業的大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也可以頂上,薪資還比那至少工作幾年的程序員更低廉。

2、技術更迭速度快

軟件開發領域的技術更新迅速,新工具和技術層出不窮。在掌握這些新技術方面,30歲的人可能不如剛入職的年輕人快。

3、同等情況下,年輕人負擔更少。

都説30而立,30歲的程序員面臨結婚生子,養家餬口的壓力,他們的薪資需求增加,但精力可能會被家庭事務、職場瑣事分散,而剛進職場的年輕人就沒那麼多擔憂的事,IT行業多單身狗,大把的精力化為掙錢的動力,狠不得直接住在公司裏,加班熬夜都是常態。

林林總總的原因加到最後的結果就是:

1.面臨職業瓶頸,程序寫不動,往上升又困難,最後的退路很可能是銷售崗。
2.雖然薪水高了,加班少了,可看着新進來的年輕程序員,總感覺自己要被迫畢業
3.程序員招聘的潛規則是年齡限制在30歲以下,跳槽困難。
4.生活壓力變大,可不敢跳槽,只能熬着。

三、出路在哪裏?

幹好眼前的工作,趁着還不算晚儘量找機會拓展自己,延申自己的科技樹,哪怕以後跳出這個行業也不會被技能限制,也不至於連後路都沒有。

1、轉行或“創業”

跳槽和轉管理都是一種出路,但並不會帶來些本質的改變。還有一點,很多人認為從技術轉向管理so easy,其實這並不一定,一旦你親身經歷,就會明白管理並不是坐在那裏喝茶看報紙,命令別人做事的簡單工作。技術是人跟機器打交道,那管理就是人跟人打交道,這工作需要情商。

能本質改變的從來只有創業。

這並非是那種通過忽悠風投,以做大做強為目標的創業,而是那種勤懇務實,擁有自己的小事業,能帶來一些實實在在的回報的創業。30歲是個幹什麼都是最好的年華,經過過去幾年的工作積累,你有了技術、經驗和積蓄,對世界的理解也更深入,不再是個對一切都一頭霧水的小菜鳥。口袋裏也有了一些積蓄,這樣就算創業失敗,還可以安靜地過日子。而只有嘗試,你才會看見機會,想是想不出來的。

2、多搞副業,拿多線收入

先接下一個訂單,繼續沿着這條線做下去,只要積累到三五個穩定的老客户,你可能會發現這個收入已經佔你正職收入的一半。這並不是誇張,因為副業的渠道很多,有些甚至並不需要你付出太多的努力。關鍵就在於你是否願意去掙這個錢,是否敢於去行動。你會發現,掙錢並不難,只是最初的開始總會有些艱難。

多線收入是管理財務恐懼最有效的手段,如果你到了30歲,仍然只有工資這一條收入,迷茫恐懼是應該的,你的選擇權和容錯率太低了。

剛開始弄副業收入肯定不會太高。別看不起小錢,如果你真的有掙大錢的能力和機遇,那你就把這篇文章當笑話也行;如果你沒有,那就務實點,一點點積累往上爬,我們需要接受自己的現狀。

而且,你的副業完全可以發展成為你的主業。開始時,你可以在主業之外,自己動手做一些事情,慢慢發展,等到一定的時候,你可以選擇是否將副業變成主業,是否繼續技術工作。這就是你的自由的開始,無論你是否對技術有愛,你都有了選擇的權力。

想找副業,最好的渠道是熟人介紹,沒有頭緒可以先去找一些遠程兼職平台,如Masutaa,程序員客棧等,或者加入一些內推工作的羣。

3、提高技術、成為大拿

到這一步,你已經不是簡單的程序員,而是系統分析師或系統架構師。真正的人才哪家公司都稀缺,你要是能不斷精進自己的知識廣度和深度,從彙編語言到Java,無一不精通。深度理解數據結構和算法,對系統優化有獨特的洞見,熟悉各種設計模式,擁有一套完整的工具箱和專用類庫,你就完全不需要擔心自己的未來如何了。但這一步才是最難跨的,要持續的思考、學習和實踐。

關於Masutaa

Masutaa是個互聯網從業者自由協作交流平台,鏈接行業內TOP10%人才!目前平台上已經有將近400名互聯網尖端人才,其中近70%的從業者從業年限超3年。

在我們的平台上,任何互聯網相關的人員,都能在上面找到適合自己的項目,支持自由、遠程、兼職工作。加入Masutaa,加入自由生活!

user avatar renzhendezicai 頭像 kasong 頭像 donnie4w 頭像 huobaodejianpan 頭像 zaotalk 頭像 gedyh 頭像 airy 頭像 zhishuangdebaikaishui 頭像 ourbmc 頭像
點贊 9 用戶, 點贊了這篇動態!
點贊

Add a new 評論

Some HTML is okay.